CNML格式】 【 】 【打 印】 
香港稅局向炒樓個案追稅四億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1 13:20:52  


政府增收印花稅無助抑制炒風,豪宅在過去半年交投激增。(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香港政府今年初出招遏抑樓市炒風,但二千萬元以上豪宅成交個案不跌反升,過去半年錄得三千多宗豪宅轉讓,較去年同期激增八成六,涉及印花稅更狂升近一倍三,高逾六十億元。稅務局已向一千六百多宗物業炒賣獲利個案,展開追收利得稅行動,涉款逾四億元。立法會議員與學者均認為,政府單靠調高豪宅印花稅,無助遏抑炒風。

  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政府今年四月起,將二千萬元以上樓宇買賣印花稅調高半厘,達致樓價的百分之四點二五,希望遏抑豪宅炒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陳茂波質詢時承認,截至上月底,即新稅率實施後的七個月內,稅務局的印花稅共錄得三千二百二十三宗二千萬元以上物業轉讓個案,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八成六,涉及印花稅收達六十一億六千萬元,較去同期升一倍二七。

  涉及印花稅狂升1.3倍

  香港稅務局經超級電腦篩選及再經稅務局人員覆檢,在零八至零九年度內發現的四千三百宗懷疑炒樓個案中,截至上月底,已完成審核三千六百宗,當中二千宗炒賣獲利,但八成三即一千六百五十宗個案並無報稅,涉及稅款四億一千萬元,稅務局已向有關人士發出繳交利得稅通知書。稅務局目前仍在處理七百宗懷疑炒樓個案。

  至於樓市炒風究竟有多少涉及內地人買樓,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李國寶質詢時說,土地註冊處備存經該處註冊的本港物業交易資料,但由於登記成交個案時,無需申報買家是否內地投資者,所以並無內地買家在本港物業市場的活動數據紀錄。

  建議對非港人採特別稅

  陳茂波認為,稅務局數據反映,政府單靠調高印花稅,無助於遏抑炒風,他建議政府針對非香港居民及非香港企業採取特別稅務安排,要求律師當處理有關物業成交時,需扣起部分款項,待樓宇買家繳付利得稅或獲稅務局發出不繳稅證明後,才將扣起款項交還賣方。他說:“如果唔係,出面啲人嚟炒,予取予攜,袋完錢走咗,連稅都唔使畀,咁就認真唔掂。”

  中原測量師行聯席董事張競達說,調高印花稅雖然令炒賣成本提高,但若買樓需求大,單靠印花稅無助壓炒風。“我唔可以話佢完全無效力,因為如果無呢個(調高印花稅),可能(炒風)更加犀利,但單憑一招就即刻降溫,我諗?呢個市況,好難做得到囉。”他表示,炒風近期已蔓延到居屋與下價樓,但若政府將二千萬元以下樓宇買賣印花稅也調高,可能影響一般市民。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說,若採取針對非香港居民或非香港企業的物業買賣的措施,必須小心研究,因為香港一向以法規穩定吸引海外資金,若改變這管理哲學,可能對香港經濟有負面影響。

  陳家強在書面回覆時表示,若只針對非香港居民或非在香港設立的企業,就其在香港買賣物業實施預扣稅款安排,會有違香港稅制公平的原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