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第二屆亞運會——馬尼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1 23:26:37  


  日期:1954.5.1-5.9(為期9天)

  參賽國:韓國、日本、台灣、泰國、印度、菲律賓、緬甸、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馬來西亞、香港、柬埔寨、以色列、文萊共18個國家和地區。

  參賽人數:1241名

  比賽項目:田徑、游泳、足球、籃球、舉重、摔跤、拳擊、射擊。

  取消項目:自行車

  增加項目:拳擊及射擊

  會徽:

  第2屆亞運會會徽同樣以太陽為中心,只是下方的圓環增加到了20個,並形成半圓圍繞太陽;太陽上方為亞運會口號:EVER ONWARD(永遠向前)。在外環分別為屆次、舉辦城市、時間。

  比賽場館:黎刹紀念體育場館

  大會內容:

  第二屆亞洲運動會於1954年5月1日在菲律賓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會期為8天。

  1954年5月1日在菲律賓總統拉蒙.F.馬格賽賽(Ramon Magsaysay)主持下開幕典禮安排在5月1日於馬尼拉黎剎紀念體育場舉行。菲律賓總統拉蒙.麥格賽賽用英語宣布馬尼拉第2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即刻場內響起21響禮炮,亞運會聯合會會旗在軍樂聲中在體育場南端主旗杆上冉冉升起。隨後,一名運動員手持火炬跑進體育場,登上聖火台,點燃了第二屆亞運會的聖火台。1000名身穿白裝的菲律賓青年,合唱亞運會會歌《永遠向前》,表達了他們對亞運精神、對和平、友愛的期待。

  當晚,中國台北與越南在馬尼拉黎剎紀念體育場開始足球項目的首場比賽,拉開了本屆亞運會比賽的序幕。

  經過8天的激烈角逐,上屆排名第一的日本隊最終以金牌38枚的絕對優勢蟬聯獎牌榜首位,東道主菲律賓憑借著天時地利以14枚金牌的戰績從上屆的第四名躍居第二;韓國以8枚金牌的成績居第三位。

  中國台北派出了由137名運動員組成的代表團首次參加亞運會。榮譽團長由當時已高齡72歲的國際奧委會委員王正廷擔任。“亞洲鐵人”楊傳廣一鳴驚人,奪得男子十項全能金牌,而男子足球金牌也被順利拿下。最終中國台北以2金、4銀、7銅的成績名列第6。

  各國健兒在賽場上的表現相當出色。本屆亞運會總共打破大會紀錄161人次,平紀錄8次,其中田徑破大會紀錄90次最多;游泳也有64次新紀錄。日本選手長穀景治以1分7秒1的成績打破了男子100米仰泳的世界紀錄。

  獎牌榜:

  第一名 日本 金牌38枚,銀牌36枚,銅枚24枚

  第二名 菲律賓 金牌14枚,銀牌14枚,銅牌17枚

  第三名 韓國 金牌 8枚, 銀牌6枚,銅牌5枚

  重大事件:

  1.成員國叙利亞退出。

  2.韓國首次參加亞運會。

  3.打破3項世界紀錄,破26項、平1項亞運會紀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