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什麼全世界都對美國說“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3 00:54:02  


 
  路透社的一篇評論認為,G20集團內部已呈現出1對19的局面,這個“1”就是美國。美聯儲的政策能夠如此大程度上的影響全球市場,部分正是基於美元在目前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這也印證了尼克松時代的美國財政部長康納利的一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

  由此看來,美國觸犯“眾怒”的原因至少有三點:其一,美國自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復甦放緩以來,實施弱勢美元政策以減輕債務壓力並提高產品出口國際競爭力;其二,美國單方面重啟量化寬鬆政策,違背了此前G20峰會達成的全球協調步驟的共識原則;其三,美國財長蓋特納在多次遭到冷落後,仍反覆要求商討“貿易再平衡”議題,甚至提出經常項目盈餘設限提議,招致G20其他成員反感。

  對此,許多歐洲國家將美國刺激本國經濟而不顧他國利益的做法,直接斥為“明目張膽的保護主義”。率先掀起這一輪批評浪潮的是美國的盟友——德國。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言辭激烈地斥責了美國一邊抱怨他國操縱匯率促進出口、一邊大肆印鈔壓低美元的“虛偽行徑”,他直指美國的經濟增長模式陷入了“深深的危機”。

  儘管美聯儲自鳴得意地認為量化寬鬆政策是拉動美國經濟的重要動力,但從較為長期的時間來看,二度寬鬆意味著美聯儲“弱勢美元”政策的延續,而美元弱勢的狀況也將進一步刺激國際投機熱潮。事實上,美國推行“弱勢美元”政策,給亞洲和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帶來巨大升值壓力。近來,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和其他一些國家宣布收緊貨幣政策,通過加息來壓低通脹;巴西和泰國政府則分別對流入本國經濟的資本進行徵稅,以防出現資產泡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