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53條鮮活生命 拷問現代城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8 07:57:05  


逃生的住客被困。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11.15”膠州路特大火災至今,已有53人死亡,70人在醫院接受治療,其中17人傷勢嚴重,另有數十位居民失蹤。儘管火災發生後,警方迅速查明事故原因係無證電焊工違章操作引發,並將8名犯罪嫌疑人刑拘。但面對53條鮮活生命消逝的殘酷現實,在將引發火災的犯罪嫌疑人繩之於法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進行更加深刻的反思?面對這個高樓林立時代帶來的新危情,我們準備好了嗎? 

  為什麼這場大火足足燒了四五個小時,面對媒體質疑,上海消防局長陳飛作出回應:“高層建築滅火是世界難題,煙囪效應擴大了火情。消防力量趕到時已經形成猛烈的立體火勢,滅火難度大。” 

  城市規劃不合理阻救援 

  香港文匯報報導,在火災當天的電視直播鏡頭中可以清楚看到,面對熊熊烈火,數十輛消防車第一時間抵達現場,卻只有3個消防龍頭在工作。許多在場居民事後痛心地說:“並不是消防隊來晚了,而是他們的車根本就開不進來。” 

  事發時,復旦大學歷史學專家顧曉鳴正在附近。“消防車一度被堵在外面,附近的水源也少了點,如果當初的城市規劃能再合理些,這場火災持續的時間和損失都將大大降低。”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顧曉鳴遺憾表示。 

  顧曉鳴表示,目前上海有近15,000棟高樓,造成“高樓時代”的直接原因就在於城市太過擁擠。而上述問題背後,折射的卻是內地城市發展理念的不科學。 

  高層救火是世界性難題,離地面100米的火災就很難施救,危害巨大。鑒於此,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城市規劃中有意控制樓房高度和樓群密度,在高層建設中亦十分重視布設疏散路線,設立專門的避難層,配備消防梯、自垂救生索、安全繩等救生器材。有專家表示,面對高層消防難題,現在該反思的不僅是高樓救援,更應該反思一擁而上的高樓熱。 

  城市發展應敬畏大自然 

  “本次火災對於我們的警示不僅僅是對於高樓消防和危險管理的規劃,同時也對內地城市的發展思路提出了拷問。”顧曉鳴對此直言不諱:“以上海為例,目前已成為一個疊床架屋的城市,城區人口的越發密集,促生了高樓的生長,也加劇了城鄉一體的不平衡,這些都是直接存在的隱患。城市發展應當學會敬畏大自然,城市剝削農村的局面也不應再出現。” 

  防盜鐵門淪為火魔幫兇 

  本次救援中,許多消防官兵都遇到了一個同樣的難題——防盜門。為了打開各種各樣的防盜門,消防隊員們花費了不少時間,錯過了救人的最佳良機,平時用來保護家人的防盜門,在災害發生時卻成為火魔吞噬生命的幫兇。對此,顧曉鳴頗有感觸,每家每戶安上防盜鐵門,是人與人之間陌生感的集中體現,這亦從側面揭示了當下整個社會都缺乏一種信任感。 

  上海膠州路這場無情大火,對城市的居住者和管理者,都敲響了警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