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逾半香港青年撐申辦亞運 增17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6 10:13:05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香港是否申辦2023年亞運會”在接近兩個半月的反覆討論,在特區政府廣納民意縮減直接成本開支,及香港運動員在廣州亞運會創下歷史佳績後,社會意見漸趨正面。

  香港青年聯會委託香港研究協會展開的兩次全港調查發現,支持政府申亞的受訪青年,由10月的34.8%,上升至本月的51.4%,升幅接近17個百分點(圖一)。不過,受訪者對香港申辦及籌辦亞運會信心不足。青聯主席陳仲尼相信,調查結果反映政府宣傳不足,建議拓展宣傳渠道,進一步向港人闡述申亞理念及內容。 

  香港文匯報報導,兩次調查在10月初及11月中旬進行,分別訪問了714及629名18至35歲青年,藉此了解青年在諮詢期間的意見變化。結果發現,受訪青年普遍對申亞持正面觀感,在支持香港申辦亞運的逾5成受訪者中,最多人認為舉辦亞運有助推動體育發展(34.1%),其次為提升國際形象(28.2%),及有利於經濟發展(21.2%)等(圖二)。而在反對申亞者中,最主要的原因為質疑舉亞運會的經濟效益不高(31.6%)。 

  35%人信國際形象可大升 

  在亞運成效評估方面,近35%受訪者認為舉辦亞運可對香港提升國際形象起“很大及較大作用”,36%則相信有助推動體育發展,兩個結果亦較10月錄得的數據上升。同時,達54%受訪者表示會因為本港申亞成功感到自豪,較首次調查上升8個百分點。 

  不過,受訪青年對香港申辦及籌辦亞運會的信心,在11月調查分別錄得21.2%及18.6%的低位,而調查亦發現,有88.3%受訪青年知道政府有意申辦2023年亞運會,但其中72.5%都指電視台是他們獲取申亞訊息的主要途徑,“網絡”為5.9%,而經由政府諮詢文件獲取相關信息的竟接近0%。 

  陳仲尼:藉網絡凝聚共識 

  陳仲尼昨在記者會上說,受訪青年對亞運的參與感轉趨強烈,卻對香港申辦及籌辦亞運會的信心不足,相信主因是政府宣傳不足,亦缺乏籌辦大型運動會經驗,“申辦整個亞運會的規模,有別於籌辦東亞運動會及馬術項目,難免青年對政府統籌工作信心不足,甚至對申亞的實際效益存疑”。 

  他認為,申亞不單為香港運動員締造主場競賽機會,能夠在“家”展現辛苦努力的成果,更可增強香港統籌大型活動的能力,故呼籲政府盡快拓展宣傳渠道,特別是青年經常接觸的網絡平台,凝聚社會對申亞的熱情及共識。青聯同時建議政府握緊亞運契機,深化香港體育發展政策,加速優化體育發展的軟硬件,全方位提升香港體育水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