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定位  不可玩“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4 00:08:08  


中美相互對對方的重要性過去都宣傳太少。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環球時報-環球網刊載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何茂春文章指出,二戰後,美國的戰略從說一不二的霸權外交到實力外交、軟實力外交,再到今天的“巧實力”外交,折射了這個老大的一些無奈。

  第一無奈是全世界盼望美國為刺激全球經濟復甦做點貢獻,而它的回答是加快印鈔來稀釋別國財富;各國需要美國擴大進口,美國卻反要別國擴大開放,同時自己巧設壁壘。

  第二個無奈是模模糊糊。它不設時間表的模糊許諾支持某些國家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是一個例子。而其他國家對付超級老大的所有有效辦法也只好都是模糊。國際關係在過渡到新的階段之前,進入了不穩定的“模糊”階段。

  第三個無奈是忽悠盟國打頭陣與對手抗衡,自己取漁人之利。美國把離間中歐、中非、中拉、中加、中澳的老辦法開始用來巧離中國與鄰國。當然,在中國周邊的外交活動,是美國正常的對外關係,不可誇張地理解為包圍中國。但美國如果想當然地利用鄰國敵視中國,說不定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就中美關係而言,筆者認為,雙方合作空間巨大,應當腳踏實地,不必玩“巧”。中美相互對對方的重要性過去都宣傳太少。當下是200年來和30年來中美關係最“正常”和最“有利於”中國的時期,甚至是“最好”的時期之一。中國對美最擔心的是1900年、1950年和1989年。中美摩擦增加表象的背後是兩國經濟相互依賴的進一步加深、中美實力差距進一步縮小和兩國解決爭端的雙邊途徑與多邊途徑的空前暢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