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中印大同仍是遙不可及的想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7 08:34:54  


  中評社台北12月17日電/旺報今天刊登文章評論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訪問印度,並分析中印關係近期發展。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中國總理溫家寶12月15日抵達印度,展開3天訪問。中方希望這次訪問聚焦在經貿商業議題,因此浩浩蕩蕩帶了300多位商界人士同行;相反地,印度方面則希望溫家寶來訪可有助解決雙邊的一些政治爭議。 

  兩國間的主要爭議 

  回顧近兩年的中印關係,恰好可用put-back(退回原處)來概括,這是近來中印間主要議題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縮寫,即巴基斯坦(P)、聯合國安理會席次(U)、西藏(T)、邊界(B)、自由貿易協定(A)、商業貿易(C)、喀什米爾(K)等問題。 

  進一步比較溫家寶2005年訪印時的情景,可以發現,上述中印關係間的爭端議題幾乎都沒有太大進展。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全天候友誼沒有消退現象,中方還準備強化與巴基斯坦的核能合作,讓印度非常不安。在安理會席次方面,中國仍不願鬆口支持印度,用含糊的“理解支持印度希望在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的願望”帶過。 

  西藏問題上,印度總理不顧中國反應,8月才又與達賴喇嘛進行“例行性會晤”,外長更公開把西藏與喀什米爾相比,頻打“西藏牌”作為籌碼。邊界問題方面,雙方在上次溫家寶訪印時,簽訂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的協定,之後雖舉行了9次國家安全顧問層級的邊界特別代表會議(累計共14次),仍未看到妥協方案。 

  關於自由貿易協定,早在溫家寶2005年訪印時,媒體便報導雙方可能討論締結中印自由貿易協定,結果“雷聲大、雨點小”,雙方只同意指派工作小組“研究”區域貿易協定的可行性。如今5年過去了,仍處在研究階段。商業經貿活動上,雙邊貿易額由2005年187億美元成長到今年600億水平,總體看來較為正面。但印度逆差嚴重,苦無良策,並頻以安全為由對中國在印度的商業活動多加限制。 

  喀什米爾問題則出現新的摩擦,中國核發喀什米爾居民另紙簽證,並拒絕該地軍事指揮官訪問中國大陸。這令印度非常不悅。 

  不對稱的威脅認知 

  中印齟齬,俯拾皆是。到任3年的中國駐印度大使張炎當然是點滴在心頭。因此張炎在溫家寶訪問前,一改“中印友好”的外交口吻,公開表示中印關係“非常脆弱,容易被破壞,且非常難以修復”,要求印度政府“應該向大眾提供準則,以避免引發論戰。”

  中印兩國之間仍存在明顯“不對稱的威脅認知”。中國不認為印度是立即威脅,因而輕忽印度的關切與感受;在雙邊爭議上,倘若得不到想要的讓步,便寧願以拖代變。印度方面則對中國心存疑懼,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中國威脅”陰影便尾大不掉,故一則期待改變現狀,另一則擔心中國施加安全威脅或報復行動。 

  這樣的不對稱情況,不能只期待一兩次高層訪問就可以化除。溫家寶此次訪印,對改善中印整體關係的成效亦相當有限,短期內“龍象共舞”、“中印大同”仍是遙不可及的想像。 


    相關專題: 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巴基斯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