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英華人參政意識空前高漲 多元理性表達訴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7 10:41:44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一向被稱為“沉默族群”的英國華人,2010年在其參政議政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這不僅因為在英國大選之年,有創紀錄的8位華人候選人衝擊國會議員之位,還因華人社會對涉及自身利益的訴求,開始呈現“多元層面,理性表達”的新趨向。

  中國僑網報道,在英國政壇改朝換代之年,如此之多的華人面孔出現在公眾面前,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儘管最終8位參選者無一勝出,但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英國社會對華人的看法。而華人候選人的參選旅程,更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 

  其一,參選者所表達的政治理念,已不僅僅局限於華社利益,而注重選區整體利益的考量,從而贏得更多非華裔選民的支持。

  其二,參選者的競選手法更趨於成熟,如選前首次在議會發表“華人大選宣言”,組織競選巴士巡游倫敦全城進行宣傳,與選民更多進行面對面溝通等。

  其三,參選者更多贏得黨內實力人物的力挺。保守黨黨首卡梅倫、黨內元老彭定康等都在公開場合表達對華人參選者的支持。雖然今年大選並未勝出,但黨內已看到華人參選者的競爭實力,未來有望在選區分配及黨內資源的支持度等方面有更多改善。

  其四,除參選者的數量、參選手法等引人關注之外,華人投票率也較往屆大選增多,顯示華人參政意識整體性的增強。

  而在大選之外,英國華人今年在諸多層面也表現出對自身權益的理性訴求。

  新聯合政府上台後,頒布嚴限移民新規,對華社利益形成衝擊。對新移民的限制,使華人從事的主要行業——飲食業受到影響,本就短缺的廚師將更難從海外引進。“華人參政計劃”等組織,一方面通過官方渠道向政府表達訴求,一方面通過與議會跨黨派中國事務小組舉行工作會議等方式,力促議會能向政府施壓,同時還舉行征集簽名活動,向政府表達華社民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向各界表達訴求的過程中,華社採取的是積極而理性的態度,在爭取自身權益的同時,也表達對在英國經濟整體不景之下,政府所採取措施的體諒,顯示華社乃社會整體一分子,有責任與全社會共克時艱。

  對華社整體利益的維護,也體現在對倫敦華埠頻發賭牌的抗爭上。在目前倫敦華埠本就賭場林立,華埠有成“賭埠”之危的形勢下,地方政府今年又為兩家新賭場發放牌照。華社在組織民意代表前往地方政府抗議的同時,也在華埠組織宣傳、抗議、簽名活動,引起整個華社及主流社會對華埠生態遭到破壞的關注。

  英國華人參政議政意識的進一步增強,顯然也引起政府的關注。英國政府11月舉行有史以來首次跨部門華人事務咨詢會。包括專責社區及地方事務的國務大臣斯坦諾在內的15名來自多個部門的官員,聽取了50名華社代表在司法、醫療、教育、經濟等方面的訴求。

  “華人參政計劃”主席李貞駒律師在評價此次咨詢會的意義時對記者表示,英國政府主動召集這次會議,顯示官員對華人社區的態度已出現實質性的變化。華人從以往只能透過街頭抗爭來表達自己的訴求,現在也可轉變為通過咨詢與政府對話交流。

  從沉默到發聲,再到多元、理性表達,英國華人參政議政表現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對於約60萬華人應有的社會、政治地位而言,腳下之路也許還僅僅是個開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