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蓋茨走了 少將:他還欠中國一個解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4 09:19:29  


 
  《國際先驅導報》:中國第四代隱形戰機試飛成功。有美國輿論說,試飛選擇的時機敏感,是中國給蓋茨的一個“下馬威”。您覺得呢?

  楊毅:我們的心態是扎扎實實按照自己的步驟走,以發展經濟為中心,逐步提升軍事實力,實現經濟與國防的平衡發展。坦率說,跟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軍事實力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現在,還不能說中國已經具備了第四代戰機的能力,只能說中國正在朝這個方向加大研製。第四代機的技術很複雜,是一個綜合系統的工程。中國要正式部署至少需要5年時間。 羅援:到底是不是給蓋茨的一個“下馬威”,我想這純屬對方的感受。也許,有和平力量聽到這一消息後,會認為維護世界的和平力量增長了,並感到鼓舞;但是那些敵視中國的人肯定會認為,新武器的出現是一種威脅。現在,我們裝備的一些新武器有些是為了解決“人有我無”的狀況,有些則是為了正常的更新換代,這些都是合理的國防軍事需求。 

  中美需要在戰略上“對對表”

  《國際先驅導報》:中國領導人在與蓋茨會談時,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要求美國尊重中國的主權安全利益。但是蓋茨似乎更關注當下兩國急需要解決的“共同問題”。

  楊毅:雙方實際上有點各說各話,因為中美雙方戰略關注的優先順序不同,美國關注自己的全球霸權,希望中國不要挑戰它,希望中國能在重大問題上配合它。而中國關注的首先是,你不要欺負我,不要在核心利益上傷害我。

  中美軍事關係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基礎,就如高樓大廈需要一個堅固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穩,那就成為“樓倒倒”了。但現在的問題是,中國認為的政治基礎,美國卻毫不在乎。因此,兩國需要在戰略上“對對表”,明白對方都關注什麼,然後盡可能地縮小差距,雖然要做到這一點很難。

 《國際先驅導報》:美國似乎不太關切中國的根本利益訴求,這背後是一種什麼心態?
 
  羅援:我們已經反覆向美方表達了我們的核心利益和安全關注,美國應該能夠感受得到:中國的利益邊界不容侵犯,中國的安全底線不容踩踏。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2005年曾提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來定位中美關係。2009年同是美國副國務卿的斯坦伯格提出了中美關係新觀念“戰略再保證”。不管是利益攸關方,還是戰略再保證,都不應該僅僅是針對中國單方面的,而是針對中美雙方的,也就是說,美國同樣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但現實是,中國做到了負責任,而美國卻沒有;中國嚴格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但美國卻屢屢違反。中國同樣也需要美國的戰略再保證。

  彭光謙:美國關心自己的全球霸權地位,而中國關心自己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美國人一邊訪華一邊說好聽的話同時又給台灣賣武器,這說明美國人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冷戰思維,沒有真正地平等對待中國,認真對待中國的核心利益關切。

  蓋茨尋求與中國軍方建立戰略對話,我並不看好。現在中美之間不缺乏對話機制,也不是現有的對話機制不好,而是現有機制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為什麼?就因為不互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