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遼寧省長陳政高 2月率團訪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6 09:10:40  


  中評社台北1月16日電/遼寧省省長陳政高將在2月中旬率經貿交流團訪問台灣,也是今年農曆春節過後大陸首個訪問台灣的省分。

  台灣經濟日報報導,遼寧省副省長邴志剛14日表示,本次訪台首重促進兩岸交流與“走親訪友”,招商引資是次要的重點。

  邴志剛指出,因氣候、地理位置與經濟形態的差異,兩地民眾對彼此認識不深,本次遼寧赴台首重交流,包括文化交流與經濟交流,一旦彼此熟悉,不但歡迎台商赴遼寧投資,遼寧產業也能投資台灣。

  遼寧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祥地,早在中共建政初期的“一五”至“四五”計劃時期(西元1953年至1975年),因擁有港口、鐵礦、煤礦等天然資源,便是大陸能源、化工以及裝配製造業的基地。經濟建設成果,居全大陸之冠,有“遼老大”的稱號。

  改革開放走向市場經濟後,經濟成長的速度遠落後於東南沿海開放省分。包括企業虧損、職工失業、養老資金、技術提升資金不足,發展陷入困境等“東北現象”,使得企業競爭力逐年下降,GDP總量滑落到了全大陸第八。

  “‘遼寧投資熱’的現象已浮現,國內外投資資金大量湧入遼寧,”邴志剛指出,2010年遼寧省利用外資達207.5億美元,僅次江蘇、廣州,排名全大陸第三位;包括台灣、香港、日本、韓國等地的投資非常火熱。

  此外,來自其他省分的內資投入也達人民幣4,000億元(約新台幣1.8兆元);出口金額達430億美元,比2009年成長28.9%,已告別“東北現象”。

  邴志剛說,下階段遼寧發展有三大戰略,包括“沿海經濟帶開放戰略”、“瀋陽經濟區發展戰略”及“突破遼西北發展戰略”。

  首先就“五點一線”發展計劃,在遼寧海岸線上,興建若干個50萬人口的新市鎮,加速發展成“產業經濟帶”、“城市帶”及“溫泉旅遊帶”;內陸地區施行產業升級改造,及加強西北農村居民的脫貧轉富,力爭“十二五”期間,直追上東部沿海省分。 

  遼台軟硬互補 行銷全球

  遼寧省副省長邴志剛指出,遼寧是老東北重工業發展基地,台灣以高科技、文創、服務業等“軟實力”產業見長,兩地產業明顯優劣互補,值得相互投資與交流。

  邴志剛以機床(工具機)產業為例說明,遼寧是大陸最大的機床生產地,近年來已朝向數控機床發展,包括五軸聯動的數控機床,已至量產階段。

  但在機床領域,台灣的技術還是領先遼寧,很期待兩地機床產業能互利合作,共同行銷全球。

  兩岸經濟協議(ECFA)今年元旦生效,列為敏感性貨物的工具機,雖在最後關頭進入零關稅清單,但大陸增列2014年“數控系統須在一方或雙方加工生產者”的“落日條款”;使得屆時出口到大陸的數控系統必需是兩岸所產製,否則工具機將從零關稅清單中剔除。

  另外,切削金屬的數控臥式車床也自2016年起將從嚴規範。足見大陸對機床(工具機)產業發展的企圖心。

  目前大陸正全力發展內需,包括汽車、電子、高科技等產業發展,不全球工具機產業帶來了龐大市場商機,也吸引各國工具機大廠前往投資生產。

  隨著大陸工具機產業的進步,台灣業者除爭取大陸市場外,應力爭在四至五年內轉型升級成功,並透過彼此合作,使工具機的加值經濟利益留在兩岸。 


    相關專題: 大陸政界人士訪問台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