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中國追求新秩序 美媒徒呼要強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6 00:12:37  


《華盛頓郵報》24日刊文,指胡錦濤訪美並未為傾斜的中美關係帶來任何明顯變化。(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月25日電(記者 馬映紅)國家主席胡錦濤於上週結束訪美,雖然兩國都積極評價這次訪問,但《華盛頓郵報》卻於24日刊文,指胡錦濤的訪美行程並未為傾斜的中美關係帶來任何明顯的變化。美國只是繼續將就業、技術和財政力量繼續輸入中國,以換取中國在壓制伊朗和朝鮮核計劃的有限支持。對於這一點,美國官員卻都只是擺出副無可奈何的姿態。

  文章指,在維持和平和繁榮方面,中美之間的確抱有巨大的共同利益。每年價值50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為美國人提供了低價消費品,同時亦將食品和其他先進產品引入到中國。但是,中國和美國的目標是徹底不同。美國的如意算盤是希望籍著互惠互利的貿易去擴寬二戰後的國際秩序。相反,中國則以她自身需要作大前提,因此中國一直補貼出口,控制糧食等必需品的入口和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

  《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美國的太陽能板製造商Evergreen最近關閉了麻省的工廠,解雇了800名美國工人並將生產線搬到中國。雖然獲得麻省高達4300萬美元的資助,但Evergreen的行政總裁表示,中國所提供的低息貸款資助實在難以抗拒。在資助下,中國的太陽能板生產在2005年至2010年間急升50倍,類似的請況同樣發生在其他行業上。另外,人民幣被低估亦加強了中國的優勢,令美歐等地很多的就業機會流到中國。

  而在技術轉移方面,很多大型的跨國公司都想進軍中國,但在成功進入中國前,這些公司必須通過許可申請、強制的聯合企業等程序,過程中經常會導致一些重要技術的損失。美國的軟件公司估計,他們在中國的產品有85%至90%都是盜版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