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淞山:蔡英文集權 吹響政黨輪替號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8 11:22:39  


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現為自由撰稿人。(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台北1月27日電(記者 鄒麗泳)民進黨臨全會日前通過“總統”、“立委”提名制度,黨員投票成絕響,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認為,黨主席權限增強,民進黨逐漸蛻變為“寡頭領導”與“菁英政治”的政黨,這是非常時期的政治豪賭,但也顯示,全黨往贏得“總統”大選及“立委”席次過半的方向勇敢邁進。

  陳淞山認為,民進黨已跳脫傳統政治思維模式的政治格局,切割“黨意”與“民意”、另闢蹊徑政治設計,也是“贏者全拿”、“輸家下台”的成敗論英雄制度,黨主席蔡英文與中執委必須負起最後政治責任,集體負責,誰都難以卸責。

  陳淞山在今日報導網站發表“民進黨“立委”與“總統”提名制度革的影響”文章,他指出,黨內提名制度的改變,唯有超派系的蔡英文才會有大格局的非傳統、典型政治機制產生,民進黨的領導菁英們相信蔡英文的超派系與公正客觀領導能力,才會為她“量身訂做”極權式黨主席的政治外衣,無非寄望她能帶領民進黨拚贏“總統”與“立委”大選,而她正是黨主席與“總統”候選人,民進黨才有可能成功。

  不過,他認為,改革成功關鍵要靠以派系實力為基礎的中執會,最後把關的平衡槓桿上能否捐棄派系成見與派系私利為黨的整體發展去衡量布局,讓蔡英文打贏艱困選戰,若非如此,這項制度變革則是通往政治墳場的起點。

  陳淞山說,民進黨初選提名制度變革,區域“立委”原則上採取完全民調制度,但某選區上次“立委”選舉、民進黨得票率低於42.5%時,改由黨主席提名經中執會通過的新制,“艱困選區”的權宜作法,意在鼓勵更多政治菁英不要怯戰,開疆闢土打贏艱困選區。

  2年來“立委”補選及縣市長大選,已有台東賴坤成、桃園黃仁杼、雲林劉建國等“立委”贏國民黨候選人,而桃園鄭文燦、花蓮蕭美琴、新竹彭紹瑾及澎湖陳光復等縣市長候選人以些微票數敗北,種種跡象顯示,民進黨在國民黨執政無能的大環境,有相當大機會在艱困選區或偏遠選區打下江山脫穎而出的局面。

  他分析,這些艱困選區若因“總統”候選人的個人魅力的加持及“總統”大選勝選聲勢帶動,更有機會突圍、贏得“立委”席次過半的政治契機,這是民進黨“立委”與“總統”大選的“贏的策略”,兩項選舉加乘的政治效應一啟動,“總統”大選拉抬選情,“立委”選舉遍地開花,政治聲勢風起雲湧,許多被喻為不可能任務的艱困選區將有變天的機會。

  陳淞山說,蔡英文愈戰愈勇,原本身陷18%的政治道德瑕疵,導致威望及形象受損,但民進黨臨全會以變相擴權方式讓蔡英文如虎添翼的極權領導,為的是打贏“立委”與“總統”大選取得執政。這是2008年民進黨“總統”敗選後,蔡英文扛下跌到政治谷底的黨主席重擔、也讓民進黨浴火重生,黨內同志給她溫暖與鼓勵,寄望她再替民進黨忍辱負重打贏下一場政治戰役。

  他認為,民進黨贏的希望在蔡英文身上,提名機制變革也是蔡英文量身訂做的空前創舉,再次政黨輪替的號角已經吹起。


    相關專題: 臺灣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