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訪民見總理後 兩地政府回應:信訪內容不屬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8 09:20:52  


 
  “希望能引起地方重視”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於建嶸,多年來持續接待上訪戶與論述信訪話題。

  對於溫家寶親自接訪,於建嶸表示:“我的意見是,總理能親自聽取訪民的意見是好事情,希望總理的表態能引起各級黨政的重視,切實解決民眾的問題。”

  拆遷戶跳秧歌慶祝 舒蘭市發說明反駁訪民

  吉林省舒蘭市的訪民許桂芹說,24日下午見到總理後,吉林舒蘭市正陽路步行街商用彩板房的不少拆遷戶聽到消息,當晚跑到被拆商鋪前放鞭炮,昨天下午還請來了秧歌隊,“我們1個月來的委屈都化作了開心,真的沒法用語言表達心中的喜悅,只能放鞭炮、跳秧歌。雖然年前只剩幾天,不一定能把問題解決,但總理過問了,我相信會有人來管的。”

  首次上訪大門都沒進去

  據介紹,1999年,舒蘭市政府招商引資,在步行街建設用於經營的商業彩板房,使用期限20年。許桂芹說,包括她在內的28戶業主與開發商簽訂合同並公證,以3萬-10萬元不等的價格買了商鋪20年使用權。

  去年12月24日,市政府以“存在消防隱患”為由,決定拆除步行街上的28個彩板房,以折舊補償辦法進行補償,即原始購買金額÷20年(240個月)×餘下月份=折舊補償金額。“按這樣的算法,當初10萬元買的1個商鋪只能補償4.5萬元,”許桂芹說,“1個商鋪1年大約能贏利4.86萬元~6.48萬元,按5.5萬元算,9年的盈利近50萬元,而當初這裡每平方米2000多元的房價已漲到2萬多元,這種補償顯失公平。”

  她說,與城管等部門交涉未果後,業主們去年12月27日到吉林省信訪局反映問題,仍無果。當天晚上,他們趕到北京,想到建設部反映,“但連大門都沒進去。沒想到今年1月3日晚,強拆的就來了,對業主展開車輪戰術,威逼利誘,搞得業主身心疲憊,被迫在協議上簽字。”於是,商鋪成了廢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