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肯定善舉 平心靜氣看陳光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30 12:10:45  


陳光標指出,他來台灣“入境隨俗”,要改變作法。
  中評社台北1月30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29日點評文章說,有大陸首善之稱的陳光標,來台散發紅包。由於他的行事風格異於行善不欲人知的中華傳統文化,加上他的紅包總額高達五億元新台幣,以及行前堆砌錢牆,受到媒體大幅報導,因而形成高調現象,在台灣引起相當大的議論。 

  在這當中,綠營人士批評的所謂“統戰”、打擊台灣人的尊嚴,甚至指為來台“宣傳馬克思主義”等,反而充滿了政治思考與意識形態。綠營的心態講白了,就是看不下大陸人來台行善,因為他們恐懼任何來自大陸的善意。 

  文章說,對陳光標的行事風格,人人都可以發表意見,然而,在發表批評性意見的同時,至少也應該肯定陳光標的善舉,否則,任何人的捐贈行動恐都遭到嚇阻,致使需要得到救助的弱勢群體反而失去援手,這就本末倒置了。 

  如果綠營自認陳水標是搞“統戰”,他們何不發動反統戰,號召窮困同胞拒領陳的紅包?他們敢這樣才怪。至於尊嚴,台灣不少慈善機構或地方政府,都在辦街頭尾牙餐,鼓勵貧苦同胞或流浪者去吃。而參加餐會者人人都拋頭露面,各界給予同情都來不及了,難道還能批評他們沒尊嚴嗎?同理,去向陳光標領錢者,必有自己的需要,實在不應由沒有需要的人去指有需要的人沒有尊嚴。至於說陳光標是在“宣揚馬克思主義”更是無釐頭,反映了綠營根深柢固的恐中懼共的心理。 

  文章說,陳光標在大陸就是以大手筆捐贈窮人為著,致稱首善,在他的思想中,並不存在行善應該不為人知的想法,甚至還說,行善為人知,可以鼓勵更多人行善。這種風格在台灣確實罕見,無怪乎引起強烈議論。然而,他畢竟是來行善,這一點應予肯定。而其風格,在過去幾天里,確也有所調整,並以“低調”自許。縱使他的調整與台灣社會的普遍認知仍有差距,但是兩岸交流本來就是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過程。 

  而綠營藉此攻擊政府無視貧苦民眾,則是轉移焦點。如果陳光標此行體驗到了各界的意見,下次做出改善,難道綠營就不罵了?綠營其實是逢中必反、遇中則慌,看到大陸富人來發紅包,心理更是無法適應,在綠營心中,企求的是最好大陸不要對台灣有任何善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