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亞洲杯日韓技高一籌 中國足球滯留石器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2 00:11:13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1月30日凌晨,隨著日本隊在決賽中通過加時賽,以1:0擊敗澳大利亞隊第四次奪得亞洲杯,2011年多哈亞洲杯大幕就此落下。縱觀本屆比賽,日本、韓國兩隊的整體水平明顯比其他各隊高出一籌,展現出引領亞洲向世界頂級水平進軍的實力和潛能。而在亞洲足球強者愈強、弱者紛紛進步的同時,中國男足卻毫無改觀,繼續迷失於原始的“石器時代”。

  日本隊與韓國隊的半決賽,是本屆亞洲杯公認最為精彩、質量最高的一場比賽,足可載入亞洲足球的史册。他們的隊員在個人能力上雖然與歐美一流強隊尚有差距,但在整體戰術上卻在無限接近,也就是說,日韓兩隊已經摸准了國際足球技戰術的最高奧秘,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如果把日韓的這種發展比喻為進入“計算機時代”或“信息時代”的話,那中國足球在技戰術上無疑還停留在極為原始的“石器時代”。不論是2004年的哈恩、2007年的朱廣滬還是2011年的高洪波,國足暴露出最明顯的特質就是在場上沒有目的性,是在踢著反足球的“足球”,具體表現形式,就是常說的“沒有章法”、“沒有套路”、“一停二看三通過”。

  現代足球對球員的要求大體分為兩部分,一是基礎層面的,包括身體、速度、技術等;二是上層建築,包括大腦計算、心理素質,團隊合作能力、閱讀比賽和理解戰術的能力等。國足主教練從哈恩到高洪波,球員從郝海東、範志毅到鄭智、邵佳一、李瑋峰再到郜林、鄧卓翔,三屆國家隊無一例外都滯留在基礎層面,根本就沒有進入第二個層面,且在第一個基本層面上也是節節衰退。

  在亞洲其他球隊不斷改善基礎層面,並逐漸摸索上層建築層面的背景下,國足從2004年的亞洲杯亞軍,到後兩屆小組賽即出局,是完全符合足球發展規律的結果。這些年來,中國足球在不是很健康的大環境下,忽視了對技戰術的認真鑽研,摧毀著青少年足球基礎,腐蝕著職業足球的環境,直到足壇的掃賭打黑風暴,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環境,但在青少年、技戰術方面依舊節節敗退。

  如今的中國足球,在技戰術方面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尋求革新,沒有任何理由不想辦法把自己從“毀滅之路”上拉回。中國足球圈可以說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權威人士”,從徐根寶到戚務生,從朱廣滬到高洪波,無一不是在慘淡的結果和自我否定中反思和總結,從他們帶隊訓練和參加大賽的效果來看,球員依舊十幾年如一日“一停二看三通過”,難以讓人看到未來的希望。

  2014年世界杯預選賽就要開戰,中國足球的決策者要好好考慮身上的責任,一個錯誤的決定,不僅是在失敗後炒掉主教練,更會導致中國球迷又要苦等多年。即使有關方面已經想放棄2014年世界杯,中國足球也需要盡早走上正確的技戰術之路,絕不能再白白浪費大好時光。

  中國足球需要一個真正睿智的教練。既然已經請來布拉澤維奇帶國奧隊,為何在國家隊卻要使用“請洋帥也沒用”的邏輯呢?日韓足球的大幅進步,是依靠希丁克和特魯西埃這樣的名帥,帶動了一些精心鑽研業務的國產教練,而這種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或許是中國足球盡快擺脫“石器時代”的捷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