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榮傑披露92年兩岸溝通“一中”秘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1 10:42:01  


  中評社台北2月11日電(記者李仲維)台灣海基會將在3月9日舉辦20週年慶活動,前海基會秘書長陳榮傑在最新一期的《交流》雜誌撰文披露兩岸兩會在1992年協商溝通處理“一個中國問題”的秘辛。

  陳榮傑指出,當時大陸堅持協商文書查證必須接受“一個中國”的前提。文書查證是事務問題,“一個中國”為兩岸的核心問題。大陸堅持以“一個中國”作為處理事務問題的前提。

  陳榮傑表示,為化解此一僵局,不能全賴函電往來。1992年9月間,他有感於偷渡客遣返速度嚴重落後,因此藉送回“霞工緝二號”人船之便,前往廈門實地瞭解遣返業務,時任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鄒哲開特別專程南下接待他。

  陳榮傑透露,他利用這個機會,就涉及文書查證所衍生的“一個中國問題的處理”等議題,與鄒哲開做坦誠的溝通。會晤時間雖然短暫,但雙方原則同意就有關“一個中國問題的處理”,擇期在香港舉行“處長級會談”。此外,當時諮商已久的“辜汪會談”也確定在新加坡舉行。

  陳榮傑認為,由於此一坦率的溝通,終於開啟香港會談之門,並在後續的香港會談達成“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的處理模式,解決擱置多時的文書查證問題,也奠定“辜汪會談”的基礎。他那趟廈門之行,對於當時兩岸交流與協商僵局之解決,極具建設性與歷史性意義。

  陳榮傑表示,上述這段背景對外未曾公開,利用海基會20週年慶的機會予以披露,是希望增進社會各界對兩岸關係的瞭解。

  陳榮傑指出,主權及主權所衍生的管轄權,是兩岸的核心價值。大陸高度管制交流與協商的步調,快慢在於方寸之間,收放隨心所欲,造成海基會的兩岸工作,可難可易,可快可慢,這樣的互動模式如不調整修正,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仍將是走走停停,曲曲折折的格局。如果大陸不能讓台灣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彼此的“互信”永遠無法建立,共同基礎與認同更難培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