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珠三角將建地震預警 爭取10秒前自動速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1 10:23:29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記者從廣東省地震局獲悉,粵擬在“十二五”期間建設全省地震烈度速報網(重點是沿海地區),同時建設珠三角地震預警系統,力爭在地震波到達珠三角前的10至20秒發出警報,使民眾可及時疏散和躲避。

  自主研發速報系統

  據香港商報報道,“地震預報分長期預報、中期預報、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廣東省地震局副局長呂金水說,短臨預報是世界科技難題,“在有前震和前兆現象較多並能及時觀測或收集到的情況下,才能做出短臨預報。”

  “中、長期預報應該得到更多的應用和重視。”呂金水說,日本、新西蘭、美國、台灣地區都在做長期預報,並向全社會公布,用於指導當地的防震抗震減災。“長期預報能切實起到全民動員,持之以恆的功效和作用,我們應該重視和借鑒。”呂金水稱,廣東省地震監測技術水平處國內先進水平。廣東建立了由200多個地震觀測台組成的監測台網。地震監測能力達到重點監視防禦區1.5級以上,其他地區2.0級以上,地震速報時間一般在2至5分鐘內,居全國首位。

  廣東省自主研發的地震自動速報系統,是全國唯一能夠自動快速測定全國甚至全球地震,在監測到地震首波到達台站1分鐘內初步確定地震參數並自動速報,成為中國地震局指定的地震自動速報系統。

  “廣東還初步建立了地震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對發生在南海的強震作出是否會引發海嘯的判斷,並向省政府上報和通報省海洋與漁業局。”呂金水透露,“十二五”期間,廣東將建設全省地震烈度速報網(重點是沿海)。布設約300個地震烈度測報台點,5分鐘內完成地震烈度速報,提供烈度影響分布圖,為應急救援、建築抗震設計提供決策和科學依據。同時建設珠三角地震預警系統,即在外圍發生強震時,地震波到達珠三角前的10至20秒發出警報,使普通民眾可及時疏散和躲避,為高鐵、電站、供電、煤氣系統等設施進行緊急處置提供預警信息,使政府部門可及時採取應對和救援措施。
   
  民房一般可抗7級地震

  按照《廣東省防震減災條例》規定,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區域、城市生活小區,應當規劃、設置發生地震時用於居民避難的場所,並設立明顯標誌。廣東省21個地級市都在規劃、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全省已建成58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廣州一般工業、民用建築,是按抗禦7級地震的要求來抗震設防的。“如果所有建築都能按照這個標準建設,施工質量合格,一般的工業、民用建築可以抗禦7級左右的地震。”呂金水說,“但部分村鎮、鄉村居民自建房的抗震設防管理還比較薄弱。”

  粵百年10次大地震

  呂金水告訴記者,廣東地處歐亞板塊、菲律賓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會部位附近,東南沿海地震帶較活躍地段,是華南地區地震相對多發、災害相對嚴重的省份。據介紹,近百年來廣東已發生過10次6級以上地震(含2次7級以上地震),造成特別重大的災害。其中,1918年南澳縣7.1級地震,“民眾傷亡十之八九,城鎮一片廢墟。”1969年陽江6.4級地震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倒塌房屋幾萬間。

  佛山地表位錯非活動斷層

  日本強震後,佛山順德陳村西淋崗“地質不穩定”引起當地關注。西淋崗位於順德陳村,與南海的平勝村緊鄰,距廣從斷裂帶3.8公里,與廣州直線距離不超過15公里。據悉,2007年在一次山體滑坡調查中,西淋崗的地表位錯現象被發現,隨後有關部門對此展開了研究。廣東省地震局副局長梁幹透露,去年10月曾組織專家對西淋崗進行專項詳細勘查,開挖探槽、地球物理勘探和第四紀地層年代學研究等。本月中旬在現場召開的學術研討會判定:西淋崗不存在活動斷層,也不存在發生地震災害的可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