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空襲加劇人道主義危機 中國反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7 00:31:48  


3月24日,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市民抬著即將下葬的棺椁走向公墓。利比亞官方當日宣布,近100名平民在西方聯軍空襲中喪生。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實習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利比亞的戰局日漸焦灼,繼設立禁飛區,英美法聯合空襲之後,北約也開始行動,將對利比亞展開暫定為期三個月的禁飛軍事行動。然而,與此同時,世界許多國家卻對武力干預利比亞動亂抱持反對的態度。隨著軍事打擊的加劇,反對的聲浪也越發強烈。《紐約時報》特刊文報道了世界各國的反對意見。

  文章稱,中國對這場由美國領導的對利比亞的空襲最為反對,並稱軍事打擊將會帶來一場“人道主義的災難”。文章引述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的話說,“我們已經看到報道,軍事行動已經造成了大量的平民傷亡,我們反對使用武力,這會導致更大的平民傷亡。”

  在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是否要通過聯合空襲來打擊卡扎菲時,中國投了棄權票。同時投棄權票的還有俄羅斯、巴西、印度和德國。但是,南非卻在這一決議中贊成軍事打擊。

  文章還特別指出,在中國的新媒體中,許多網友紛紛發貼或評論批評美國領導的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並稱美國這麼做是覬覦利比亞的石油資源和試圖擴大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文章還引述了《人民日報》的報導,稱聯合國把利比亞軍隊的軍事行動定義為一場“反人類行為”,其本質是為了掩蓋西方向來的霸權主義。

  中國現代關係研究院學者唐志超評論說:“歷史的經驗已經表示所謂的人道主義干涉都只是對其它國際內政進行武力干涉的藉口。他們宣稱是出於道義而行動,但事實上是狹隘的政治因素和經濟利益驅使。”

  《環球時報》的評論更加嚴厲,稱西方是在“濫用”安理會的決議。不論卡扎菲下場如何,一個混亂的利比亞都將是西方國家永遠甩不掉的包袱。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