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改委擬根據區域劃分制定差別化政績考核指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8 09:49:42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十二五”期間,中央對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將分三個層面,一個是由相關部門從政治層面,將具體指標作為地方政府的業績,進而作為選拔地方幹部的一個重要依據;第二是將邀請國外評估機構對地方政府“十二五”規劃的具體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而最終全國人大還將根據總體完成情況進行評估。

  國家發改委正在計劃修改目前對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的具體指標。修訂後的考核體系,將按照對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實施差別化的評價考核。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十一五”期間,國家發改委完成了對全國各省的區域劃分,按照資源能源環境和土地開發狀況,國家發改委將全國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按照相關官員透露的內容,“十二五”期間新的考核指標,將根據區域劃分相應地大致分為四類。

約束性指標將落實到縣市

  據悉,在這四類中對優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將重點加強對經濟結構調整、科技創新、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評價。優化開發的城市代表為上海,華東很多地區和城市都屬於此類。對納入重點開發的區域,將側重評價GDP增長指標、產業結構、教育質量、城鎮化率、吸納人口就業等方面。對於限制開發區域,重點突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評價,弱化對GDP、工業化、城市化等相關指標的考核。而對於禁止開發的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將實施農業發展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業績考核,對該地區的生產總值和工業等指標不做考核。國家發改委官員說,對於禁止開發生態功能區域,要進行生態全面評價,內容涉及自然文化資源、生態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護方面,對於這些地方來說,GDP、人均收入增長等指標可能都是不考核的。

  據透露,“十二五”期間,國務院要求,國家發改委和各省每年都要上報對約束性指標和主要預期性指標的完成情況,並將選擇時機對外公布。國家發改委宏觀院產業所副所長王岳平說,以主體功能區為基礎,來對地方經濟發展做區別考核,將會對產業結構調整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不過他懷疑,如果沒有一套更為具體的考核辦法和準則,僅僅停留在大面上的政策導向,最終還是很難起到實質作用。

  在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規劃中,設置了24個考核指標,其中包括12個約束性指標和12個預期性指標。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間考核指標增加了6項。其中包括兩個預期性指標,具體為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3.3件、人均平均壽命提高1歲。新增加的指標中還包括四個約束性指標,分別為9年義務教育的鞏固率達到9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達到11.4%;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17%;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3600萬套。該國家發改委官員表示,對於“十二五”規劃中的12個約束性指標,將每年層層分解,並最終落實到具體縣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