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公共外交走過頭了 對中國兩面下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1 00:13:45  


 
  但美國的利益在中東遠遠超過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眾所周知,美國一直都是中東不少國家如埃及等的支持者,對於利比亞卡扎菲政權,也逐漸從強硬封殺走向軟化和對話。這次又對利比亞特別強硬,一切都是從美國利益出發而不是從意識形態出發。打開偏右翼的福克斯電視節目,這些日子裡那些評論人喋喋不休地講的一個主題就是,美國在推行公共外交、推進民主的時候千萬別走過了頭。歸根結底,那些被推翻的政權都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老朋友被趕下台了,激進的穆斯林政治勢力要是上台了,對美國絕不是什麼好事。當年伊朗爆發推翻君主專制的伊斯蘭革命後,新上台的政權就跟美國成天對著幹,今天美國極有可能重蹈覆轍。

  此外,斯坦伯格演講中有很大篇幅談到美中關係。其中主要的論點是,中國既不是美國盟友也不是敵人,而是非常複雜的關係,這種關係跟美國在亞洲堅定的盟友日本、韓國不同,跟美國“不可或缺的民主夥伴”印度也不同。不同的關鍵之處在哪裡? 這位美國重要外交決策者面對杜克學子,大談特談中國的人權、自由和民主,反覆強調要通過公共外交來推動中國“公民社會”。

  回想一下美國對華政策近年的演變,所謂中美“利益攸關方”的看法,反映的是務實派立場,體現了美國作為生意人的角色,但尚未反映出美國作為傳教士和牛仔的品格。事實上,美國從來未忘記對中國“兩面下注”,在打出公共外交這張牌的時候,念念不忘的是推銷美國價值觀、美國意識形態。當然這把雙刃劍何時會傷及美國利益,目前在美國的討論甚少,遠不及當前討論中東問題時觀點交鋒那麼激烈。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會願意接受美國公共外交那一套的。畢竟,現在美國的意識形態在中國已經受到了巨大的心理抵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