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回國留守各有利弊 英國“過渡態”華人兩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3 00:09:19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英國《華聞周刊》報道,“30歲之前鐵定回國。”丹妮給自己制定了非常明確的海歸時刻表。而像她這樣的“過渡態”華人,比例很高。對身在異鄉的學子與工作者而言,很難不慎重規劃自己未來的每一步。《華聞周刊》記者調查發現,很多“過渡態”華人,對於結束這種狀態後的未來,心裡很不篤定、踏實,有著各種焦慮與擔憂。 
 
  回國有回國的焦慮

  海歸再就業形勢嚴峻

  今年29歲的化學女博士Chi打算明年回國。自去年開始,她已經聯繫了一圈工作,但都不太滿意。即便是全世界500強企業,給她這個海歸女博士開的薪水也只有1.3萬人民幣,而且是稅前。這是她目前在英國收入的一半。

  她無奈地表示:“這就是國內的現狀,我朋友是中國科學院畢業的博士,現在一個月收入是6000元人民幣。”此外,儘管她已經在英國有兩年半的工作經驗,可入職仍要先從基層幹起,並無捷徑可走。“華人在英國企業工作,很難在短短兩三年內升職,如果離開時沒有一個‘位子’,回到國內,也必然還是得從零開始,再熬資歷。”

  而另一大尷尬是,為了發揮英語優勢,海歸通常會選擇進外企,可外企裡,華人的上升空間也很逼仄,外企大多“空降”管理層,因此華人中能做到中層的都不多,擠進高層的更是鳳毛麟角。如果進中企,其企業文化、工作環境、職場人際關係與模式,都與英國企業相去甚遠,適應起來更不容易。丹妮的同學回國工作不到一年就“撤”了,如今選擇“去香港過渡兩年”。

  回國後生活質量下降

  空氣清新、食品安全、信息自由、各類文化生活豐富,且垂手可及。然而,回國後,卻得面臨另一番景象。比如Tony就很擔心食品安全問題,而收入落差導致的生活質量下降,也是他的一大焦慮。

  他現在每月2000餘鎊收入,在倫敦生活得安心、舒適,雖然每月也是月光,但沒有存錢買房買車的壓力。可回國就業,除非進證券、投行金融行業,否則收入可能要降一半左右,而國內通貨膨脹問題又嚴峻,衣食住行、尤其是租房成本都非常高,生活質量必然受影響。

  此外,既然是打算落葉生根,就得買房買車,這也不是一般的壓力,他慨嘆“國內大城市的房價都高得離譜”。如果沒有對比,也便不會落差很大,可現在卻要由‘奢’入‘儉’,便很考驗“後過渡態”的適應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