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媒:中國航空工業突出重圍 走向成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8 07:06:24  


資料圖:2010年11月15日,國產C919大型客機在珠海航展展館展示樣機。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環球時報》引述新加坡《商業時報》4月15日文章,原題: 中國航空業走向成熟 中國第一次嘗試製造國產商用飛機是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文革”正鬧得凶),目的是證明該國能在技術上趕上西方。不幸的是,儘管80年代初期的試飛證明了“運十”的性能,但“運十”最終沒有走向商業化。90年代中國經濟改革加速,公共部門和國企經歷重組和產業化。2008年,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並開始著手製造C919。該型號飛機可和銷量最好的波音737以及空客A-321相媲美。

  中國航空工業逐漸走向成熟,其間伴隨著國際國內市場和經濟環境在過去20年的劇烈變化。不過,和過去不同,這些變化大都推動了中國航空業的發展。中國航空業上世紀末的機構改革加快了更市場化的中國航空公司採用西方的生產體系、市場經驗和管理方法,使他們更加高效地同現有市場參與者競爭。同時,行業重組使觀念模式從蘇聯的國防工業思維向西方的開發模式轉變,後者鼓勵研發成果的軍民兩用性。

  另外,中國的航空客運量隨經濟急劇增長,2029年預計將增長8.3%。中國在技術上也取得長足進步。例如,最近殲-20隱形戰機的成功試飛讓全球為之一震。國防領域一些學科取得的成果已經在民用航空轉化。

  通過與同為波音和空客供貨商的外國零部件製造商建立聯盟,中國航空公司的技術能力差距得以彌補。外包經驗也有利於中國飛機製造商,可以讓他們更容易獲得他們不能生產的部件。同時,中國航空也展開海外收購。最後,中國航空業得到政府堅定不移的支持。C919是中國新興工業力量令人振奮的展示,象徵著該國從低附加值向技術領先生產商的轉型。

  中國航空業的演化模式或成為國內其他行業尋求全球主導的可行發展模式。如果中國航空業的未來成功有任何象徵,我們將看到一個正在“突圍”的中國,那裡越來越多準備就緒、資金充足的中國企業渴望挑戰現有外國同行。中國航空業的發展模式也為中國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提供捷徑,讓中國提早趕上發達經濟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