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廣西與東南亞的文化淵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3 00:16:00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刊文說,文化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友好交往的橋梁,是維系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密切的感情與歷史的紐帶。廣西因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很早就與東南亞國家建立了文化往來。

  廣西與東南亞國家的歷史交往

  廣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很早就與東南亞國家建立了文化往來。早在秦朝時期,南海郡龍川縣令趙佗就建立“南越國”,疆域涉及今廣東、廣西大部及福建、湖南、貴州、雲南一部和越南北部,後在越族地區設置交趾、九真二郡,推行“南北交歡”、“和輯百越”、“漢越一家”等政策,推廣漢族文化。西漢時期(約公元前2世紀),合浦作為史稱“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港口,就已是當時許多漢帝國使節、海商船行東南亞諸國交流、交易的出發地了。這在班固的《漢書.地理書》已有記載。在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約公元2世紀末),廣西人士燮任交趾太守,其兄弟數人分任九真、合浦、南海諸郡太守。士燮在交趾提倡詩、書、禮、樂,推行中原文化和孔子學說。東吳時期,時任交州刺史的呂岱除了派員赴“林邑”(今越南中部)、“扶南”(今柬埔寨)、“堂明”(今老撾)進行“南宣國化”,還派官員康泰、朱應出使東南亞諸國。回國後,康泰著了《吳時外國傳》,朱應著了《扶南異物志》,均記載了其海外見聞。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廣西狀元王世則在受宋太宗委派出使交趾處理事務時,寫下了在交趾的政治、經濟、風俗民情、山川地理等見聞,回朝時奏報皇帝。南宋時曾在廣西任職的周去非也寫下了《嶺外代答》,記錄了當時地處中越邊境的“邕州永平寨博易場”和“欽州博易場”每日貿易的繁忙景象:“交人日以名香、犀象、金銀、鹽、錢,與吾商易綾、錦、羅、布而去”。明朝嘉靖年間,廣西學者李文鳳根據自己為官駐兵邊疆的事實,寫下了介紹當時越南風情風物的《越嶠書》和《越嶠方載志》。在清朝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越南阮福映建立阮朝,并按照慣例攜帶國書與貢物,向大清朝廷請求封號,清仁宗遂命廣西按察使齊布森赴越南,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