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昔有莊國榮 今有蔣為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30 09:21:39  


  中評社台北5月30日電/二○○八年大選前,扁政府大搞“去中國化”、“去蔣化”,當年的“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大出鋒頭,甚至公開罵蔣經國“他媽的”;現在,到了二○一二大選前,成功大學冒出了台文系副教授蔣為文,公開舉海報抗議作家黃春明“台灣作家不用台語,卻用中國語創作,可恥!”

  聯合報社論指出,莊蔣二人的共同處,皆在操作“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民國’化”,且兩人皆是出身“國立”大學的青壯教師;不同處,則在莊國榮當時是代表扁政府執政團隊操作“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民國’化”,而蔣為文則是以在野學者身分推動,他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同樣主張“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

  這正是綠營政治生態的鮮活寫照。由於綠營在社會中的支持者是以“蔣為文們”為主力;因此,當綠營執政時,朝中自以“莊國榮們”為班底。執政不走“莊國榮們”的風格,如何向“蔣為文們”交代?若失去“蔣為文們”的支持,“莊國榮們”即失去社會憑藉。因此,今日在蔡英文與蔣為文之間,存有“‘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這個交集,亦是理所當然。蔡英文以此取得“蔣為文們”的支持,而“蔣為文們”則將“去中國化”與“去‘中華民國’化”寄託於蔡英文,蔡英文就是“蔣為文們”心中的下一個“莊國榮”或“陳水扁”。

  蔣為文事件不是一個學術事件,而是一個政治事件。其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即是:“‘中華民國’是外來殖民流亡政府”。因此,蔣為文主張,“台灣語言”包括了客家語、原住民語及台語(由閩南語易稱),卻不可包括“中國語”;因為,“中國語”是“殖民者的語言”,應與日語、英語等外國語歸為一類,不可列為“台灣語言”。

  在此一邏輯下,如今的全體台灣人民非但皆在“‘中華民國’外來殖民流亡政府”的統治之下,而且是以“外國語”(中國語)為“國語”。蔣為文的主張是:必須廢除“中華民國”的“國號”(他說,留住這個國號,就是外來殖民流亡政府),然後再廢止“中國語”,用“教育”改行“台語文”。

  蔣為文的語文主張,只是他政治主張的工具。其實,“台語”本有一個“漢文”的基底,如今蔣為文等將“你和我”,改寫成“你kap我”,只能說是方言“文字化”的試驗,並未脫離“中國語文”的本體。何況,連“台獨黨綱”都是用“中國文字”寫的,難道亦是“可恥”?至於其政治主張,若將“台語”的漢字基底完全拋棄,全部羅馬拼音化,正如陳水扁主張將台灣交給美國軍政府一樣,那只是台灣主體性的更徹底淪喪。

  二○○八年莊國榮發飆的時代,綠營將紅衫軍總指揮施明德指為“賣台集團”、“台奸”;如今蔣為文發飆,居然又指黃春明“台灣作家不用台語文創作”,斥為“可恥”。施明德反貪反腐的主張,在綠營看來,那是對“台灣價值”的背叛;黃春明著作等身所滿溢的對鄉土的濃重關懷,在“蔣為文們”看來,其實不如“你kap我”中間的那一個拼音字。這一切的一切,皆緣於綠營核心地帶的中心信仰:“中華民國”是外來殖民流亡政府!

  蔣為文是深綠極獨的標竿與典型,但一般綠營人物的表現未必如此滑稽;然而,在他們之間,“‘中華民國’是外來殖民流亡政府”的中心思想卻無二致,李登輝如此,陳水扁如此,辜寬敏如此,蔡英文亦如此。

  因而,蔡英文如果當選“總統”,一如陳水扁,將如何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去接掌這個“莊國榮們/蔣為文們”所認定的“‘中華民國’外來殖民流亡政府”?例如,“莊國榮們/蔣為文們”既反對“九二共識”,蔡英文又豈有可能跳出這個綠營及獨派的政治共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