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產業救助:美國式與中國式
http://www.CRNTT.com   2011-06-08 00:18:31


 
  中國救助家電業的方式俗稱“家電下鄉”,說白了就是政府幫企業開辟市場。救助的目標定位比美國救助汽車業要誘人得多。具體實施辦法是,政府補貼加企業讓利。這個計劃中,國家的補貼通過消費者轉手是不要歸還的。而遴選“下鄉家電”的條件也很簡單,就是招標。然而,消費者要想得到補貼品得先提交諸多證明,跑不少冤枉路。政府要堵住“冒購”行為,得增加行政成本。即便如此,在當今連“廉租房”都有人“冒領”的情形下,要堵住“下鄉家電返城”的口子也很難。

  事後來看,美國救助汽車業的效果大可用“超預期地好”來形容。先是汽車業全面扭虧增盈,保住了數十萬個就業位置。最新數據顯示,聚集於底特律的汽車製造“三巨頭”全部扭虧為盈。其中通用2010年獲淨利61.7億美元,2011年1季度利潤同比增加兩倍。福特上年獲65.6億美金的淨收益,近期業績更佳。就連差點破了產的克萊斯勒公司,也扭虧為盈,提前六年歸還了美、加兩國政府注入的106億美元救助款。更值得注意的是,救助還促成了美國汽車業的產業升級。近期美國三大汽車廠商所售產品,7成以上為新開發的產品。

  事後來看中國救助家電業的效果,似乎並不那樣誘人。現在看來,“三得利”預期中,最大的贏家是企業。相比而言,農民的“實惠”和政府的“民心”收益,評價起來卻很難。客觀地來看,後兩方的收益多半以企業誠信為暗含條件。如果企業略施些“小伎倆”,比如產品“瘦身”、性價比明升暗降等等,則百姓的實惠就會打折,跟著打折的則是政府的“民心收益”。但最值得關注的效應是“產業升級”。由於下鄉家電追求的是廉價與實用,無形中會刺激企業保留老舊產品,由此延緩產業升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