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文匯報文章:重視國民教育乃國際社會慣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4 10:12:56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引起廣泛爭議,但是,國民教育並不是洪水猛獸,更不應該冠之以“愚民”、“洗腦”等負面形容詞。重視國民教育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慣例,香港推行國民教育一方面要依循國際慣例,一方面要結合港情和國情。實際上,國民教育不僅關乎教育範疇,而且關乎香港的發展,港人如果不認識國家,香港怎麼能發展?港人如果對國家民族沒有認同感,怎麼能抓住國家發展的機遇拓展自己的出路?

  《文匯報》今日刊登全國政協委員龍子明的評論文章,該文章表示,根據相關民意調查,推行國民教育已逐漸得到香港社會的認同和支持。並且從世界範圍來看,重視國民教育已成為國際社會慣例。

  民建聯上月底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市民對加強政府管治,搞好經濟建設,健全社會保障,處理好房屋及都市發展,重視青年和教育問題等五個範疇的關注度較高。在重視青年和教育問題方面,最多市民選擇加強道德和國民教育的選項,達32.78%,這反映出市民對政府推行國民教育政策的支持。

  國民教育逐漸得到香港社會認同和支持

  香港公民教育委員會今年2月16日發布的國民教育推廣活動意見調查報告亦顯示,與五年前相比,有六成四的受訪者認為自身對國家的認識及了解加深,分別有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對“中國人”的國民身份認同加深,及對國家歸屬感增強。

  民建聯和公民教育委員會的民意調查顯示,國民教育不是洪水猛獸,將其冠以“愚民”、“洗腦”等負面形容詞,是違反情理的。試問世界上有哪一個地方的教育是不鼓勵學生認識國家歷史和思考國家發展?事實上,國民教育不僅是“國際慣例”,而且在香港也逐漸得到社會認同和支持。

  回歸前,基於歷史原因,香港社會大環境並不熱衷於如何讓青年人深入認識國家,亦不大積極鼓勵青年人探討國民身份等議題。香港回歸後,為確立國民教育的重要位置和其推行創造了有利條件。去年特首的《施政報告》,建議向中、小學生新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以及加深學生對《基本法》的認識。教育局5月5日公布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諮詢文件,建議全港小學明年率先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列為必修科,翌年並擴展至中學各級。

  《施政報告》提出的建議和教育局的諮詢文件,本來是合情合理的建議,但少數人卻指是“政治宣傳”、“狹隘民族主義”、“洗腦工程”。誠然,對國民教育的方法方式是否恰當,可以提出不同意見和批評,但將國民教育本身妖魔化和污名化,完全違反情理,也忽視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重視國民教育的現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