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崑義:蔡英文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是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3 15:07:04  


  中評社台北6月23日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6月20日在馬尼拉一項媒體早餐會上表示,民進黨願與中國坐下來,談論“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她還說,民進黨的大門對中國開放,期盼透過更多的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進而將誤判的機會降到最低。 

  仍是扁時代思維 

  台灣戰略學會祕書長王崑義教授今天在旺報發表文章指出,蔡英文的說法似乎沒有脫離陳水扁時代的思維。2004年2月在蔡英文擔任陳水扁的“陸委會主委”時,曾提出一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這個“架構”是以“一個和平”為原則,主要的內涵則有:一、確立共同維持和平的責任並尋求合作共識;二、和平解決一切爭端;三、武力使用的禁止;四、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 

  這項“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確實是陳水扁時代最用心建立的兩岸和平藍圖,比2002年提出的“一邊一國論”要“可長可久”得多。 

  可惜的是,大陸方面並不需要在兩岸關係上有太多的文字贅述,他們只要民進黨承認“九二共識”,至於“九二共識”的內涵是什麼,大陸並不在意。 

  結果仍將一場空 

  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未得到大陸的回應,現在又回到陳水扁時代的“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做思考,希望跟大陸能夠討論一項“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蔡英文繞了半天,結果恐怕還是一場空。 

  對大陸而言,主權是一個立場問題,它是不可動搖,也是不可討價還價的事,除了主權之外,其他枝節的問題,台灣要什麼,他們盡可能“讓利”。同樣的,民進黨也把主權當成不可討價還價的問題,既然雙方都把主權當成不可討價還價的議題,那又有何空間可以討論出“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呢?這也難怪大陸學者對蔡英文所提出的兩岸政策,會稱它為“空心菜”的緣故。 

  事實上,兩岸的關係可以是僵化,也可以是柔性,就看怎麼操做。馬英九在接受“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下,卻又以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立場,跟大陸開啟和平發展的關係,這並不無損於台灣的主權存在,既使大陸客在台灣滿地跑,台灣也不可能馬上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 

  陳水扁時期就已經承認台獨走不通就是走不通,但現在的民進黨員還是非要堅持台獨之路不可,既然要堅持台獨之路,就不該有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出現承認“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 

  兩岸是結構關係 

  從這些情況來看,兩岸關係所存在的其實是一種“結構關係”,而不是“互動關係”。什麼是“結構關係”呢?就以中國大陸為例,毛澤東在大陸搞了30年的革命,但共產主義並沒有在中國生根,反而是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就把毛澤東的“共產風”一下子轉變到“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來,這就是社會結構難以用人力翻轉的偉大力量。 

  但是“互動關係”只是兩個對立者如何交往的關係,這種交往可以像1970年代以前,美國對蘇聯與中國實行圍堵戰略,也可以變成“聯中制蘇”的戰略。所以“結構關係”是人力難以改變的自然力量,但“互動關係”是可以隨著政策的轉換,在必要的時刻作一個改變。 

  兩岸關係在馬英九執政3年多之後,人力、物力的往來已經日益頻繁,蔡英文如果還想以“結構關係”的改變,把兩岸關係推回到陳水扁時代以前,恐怕不是她一個人的力量能達成。 

  所以,她這時提出兩岸“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也許沒錯,但她從參與民進黨初選以來,一直沒有清楚的告訴人民,這個“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到底是兩岸的“結構關係”還是“互動關係”。 

  如果是“結構關係”,那麼恐怕大陸不可能跟民進黨談,反之,如果是“互動關係”,大陸已經以最寬鬆的“九二共識”擺在那裡,民進黨只要真正“延續前朝政策”,就可隨時和大陸互動,又何必花那麼時間,再去找一個“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呢?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