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英文“對外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台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30 01:08:46  


蔡英文極力尋求外力支持
  中評社╱題:蔡英文“對外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台獨” 作者:曾建豐(廈門),廈門市台灣學會秘書長

  代表民進黨投入2012年大選的黨主席蔡英文,近期密集拋出有關“對外政策”的論述,綜而觀之,其以“國際多邊體系論”為核心內容的“對外戰略”思考與政策主張已經基本形成,而此一論述是以“兩國論”或“一邊一國論”為前提的,其本質上是蔡英文“台獨”分裂主張與意識形態的延伸,也是為其“台獨”分裂圖謀服務的。因此,2012年蔡英文一旦勝選,民進黨重新執政,陳水扁時代的“烽火外交”、“衝撞外交”政策勢必死灰復燃,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勢必受到嚴重的威脅與影響。

  蔡英文“對外政策”的核心內容是“國際多邊體系論”

  蔡英文早在去年就計劃在7月間召開的黨代會上推出其全套政策主張,即所謂《十年政綱》,但後因內部意見分歧,未能如願。2011年6月20日,蔡英文在菲律賓表示:《十年政綱》會在9月28日全代會與黨慶合併舉行時出爐。能夠較為全面、完整體現蔡英文“對外政策”主張的《十年政綱》之“對外關係篇”雖未面世,但從蔡英文自2008年5月就任黨主席以來、尤其是近期密集拋出的相關言論看,其以“國際多邊體系論”為核心內容的“對外政策”思想與主張已基本形成。

  1、主張以“國際多邊體系”作為與中國互動的架構。從去年以來,蔡英文反復提及“國際多邊體系”、“多邊架構”、“從世界走向中國”等概念或說法,這些論述大致可以視之為其“對外政策”的總體“戰略思考”。2010年4月25日,在馬英九、蔡英文兩岸經濟框架協定(ECFA)電視辯論會上,蔡表示:“民進黨跟國民黨的兩岸思維最大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說民進黨是走向世界,跟著世界一起走向中國。而國民黨是透過中國,走向全世界”。2011年2月23日,在民進黨智庫成立大會上,蔡英文在致辭時說:民進黨作為台灣主要政黨,必須提出與美國、日本、歐洲、大陸及亞洲其他國家互動的策略;民進黨處理大陸問題,不能局限在兩岸結構或陷入歷史框架,更不能被政治前提壓縮處理兩岸問題的空間。兩岸議題必須有國際戰略思考,也是“內政”議題的延伸,若只在兩岸議題上打轉,無法根本解決台灣與大陸的問題。應該以“國際多邊體系”,作為與中國互動的架構。4月10日,在民進黨2012年大選候選人第一場初選政見發表會上,蔡英文稱:“我們必須在國際及區域架構下來思考及形塑與中國的關係,而不是在兩岸的歷史框架中打轉”;“我們不會陷入兩岸的框架,會從國際多邊體系出發。讓兩岸關係,成為全球化趨勢下更為正常、穩定的關係”。6月6日至11日,蔡英文以民進黨2012年大選候選人身份出訪德國與英國,在柏林蔡英文表示,兩岸議題不只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問題,台灣應以國際多邊關係作為兩岸互動架構,才不致陷入用政治退讓來交換經濟利益的框框;在倫敦,蔡英文宣稱:要以前瞻性眼光,專業方式處理,台灣與中國都是國際社會的一分子,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多邊架構組織成員,在這個架構下運作即可,不需再另創規則。

  2、主張以“亞洲一分子”參與“美日同盟”。從區域與地緣的角度出發,蔡英文極力主張以“亞洲一分子”參與“美日同盟”。2009年3月15日至17日訪日期間,蔡英文呼籲:日本在亞洲的經濟發展和安全保障上,扮演積極的領導角色;面對快速崛起的中國,亞洲主要國家須共同維持亞洲地區的平衡和穩定。亞洲國家有責任幫助台灣,以因應“中國的阻撓”,使得台灣在政治、經濟和安全上都能真正融入亞洲;期待日本能扮演領導者的角色,加強和台灣的經貿關係。2010年9月27日,蔡英文在與日籍媒體茶敘時表示:“美日同盟”是亞太安全的基石,支持“美日同盟”在亞太持續扮演穩定的力量,台灣也應善盡“忠實盟友”的角色。2011年3月29日,蔡英文與到台灣的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會面時聲稱:“中國崛起帶來的政經與安全挑戰,不該由台灣獨自承擔,必須由區域國家共同面對”,“民進黨認知到台灣做為‘亞洲一分子’,台美都有責任共同維持亞洲地區穩定”;“美日安保是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基石”,樂見美國近來宣示重返亞洲。

  3、反對馬英九當局現行的“外交休兵”政策。對於馬英九當局現行的“外交休兵”政策,蔡英文明確持否定與反對態度。2008年8月9日,蔡英文在一場名為“新政府就任後的台灣安全形勢”的研討會上表示:“台灣‘外交處境’是中國打壓的結果,必須要凸顯中國的不合理,但被害人卻與加害者協商‘我不掙扎,你就不來打我’,這樣如何爭取友邦為台灣發聲?”對於馬政府的“外交休兵”策略,蔡英文進一步抨擊說:台灣是自我繳械,未謀其利、先受其害,無法令人苟同。2011年2月8日,針對菲律賓將涉及跨國詐騙的台灣人遣送至大陸一事,蔡英文表示:“這是馬政府近年來外交工作最大的挫敗,也顯示‘外交休兵’政策路線的錯誤,更是對‘外交休兵’政策最大的警訊,呼籲馬英九立即調整兩岸、外交以及國安的總體戰略。”

  4、尋求外力支持、“聯外抗中”。利用國際社會殘餘的冷戰思維以及近年興起的所謂“中國威脅論”,蔡英文極力尋求外力支持,試圖“挾洋自重”、“聯外抗中”。2009年3月15日至17日訪日期間,蔡英文宣稱:“面對艱難的局勢--包括中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台灣必須找到最佳的定位,以最有效地參與亞洲事務,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挑戰”。2010年7月19日,在新台灣國策智庫與美國2049研究機構合辦“崛起的中國霸權與對區域的挑戰”國際研討會上,蔡英文表示:不管民進黨在朝或在野,都會持續要求美國政府出售武器給台灣,“台灣現在需要F16-C\D,愈早愈好”,有足夠的武器才能嚇阻對台灣有野心的國家,台灣對外談判也會更有自信與籌碼。2011年3月29日,蔡英文與到台灣的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會面時表示:民進黨一貫的立場,就是支持台灣“國防力量”提升,因應“國家”所面臨的軍事威脅,希望美國就台灣所提出之軍售專案正面回應,“持續強化雙方的安全合作關係”。2011年6月6日至11日,蔡英文在出訪德國與英國時表示:“中國的崛起對台灣和美、日、歐盟主要國家在內的西方民主集團形成極大挑戰”;“台灣不是單獨面對中國大陸,兩岸議題也不僅限於台灣、大陸雙方的問題,台灣與世界及亞洲國家共同面對中國大陸崛起帶來的政治、經濟與安全等方面的影響,因此必須在國際的多邊結構下思考兩岸關係,透過國際共通的規範與準則,平衡台灣與中國大陸實力的不對等,讓雙方保持行為的理性,這對台灣才是最好選項”。

  5、對於釣魚台、南海等敏感問題,拒絕與大陸合作。2009年3月15日至17日訪日期間,針對釣魚島問題,蔡英文說:“台灣對釣魚島主權的主張”,與中國完全無關;台日之間對此的“主權爭議”是台日“兩國”的問題,也與中國無關。2010年11月1日,蔡英文主動向到訪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民進黨對釣魚台的立場從執政時期到現在未改變、政策持續。這四點態度包括,第一,主張釣魚台主權是台灣的;第二,相關爭議應該和平理性處理;第三,民進黨不考慮與中國大陸合作處理釣魚台問題;第四,希望雙方以對話,共同合作的態度來和平處理漁權及天然資源開發問題。針對最近熱議的南海議題,蔡英文6月20日出訪菲律賓時表示:台灣對南海的主張,植基於以台灣為出發的“主權”主張,與中國的主權基礎不儘然相同。她擔心兩岸在南海議題上合作會引起其他國家對兩岸主權的混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