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新潮流拱蘇謝長廷排蘇的恩怨由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5 14:49:46  


  中評社香港8月5日電/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日前在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在民進黨內,蔡英文副手人選以蘇貞昌支持度最高;而與蘇貞昌嚴重不和的謝長廷日前卻向媒體放話,聲稱蔡英文的副手是黨外人士。這就予人謝長廷“堵蘇”的印象,“項莊舞劍”的意圖明確。陳淞山認為,謝長廷深知蔡英文不想與蘇貞昌搭擋,但“拱蘇派”的要角卻是“新潮流系”核心、蔡英文競選總部的操盤手吳乃仁,若“新潮流系”“拱蘇”成功,“二零一二”選戰就完全由“新潮流系”掌控,“謝系”與其他派系無立椎之地,因此謝長廷須出手破“拱蘇派”的棋,讓蔡英文有更寬廣空間與彈性選擇其他人選。由於“新潮流系”“拱蘇”、謝長廷“排蘇”,兩股勢力讓蔡英文傷透腦筋,選擇空間遭到壓縮。而蔡英文在民進黨最大的優勢及價值就是不捲入派系紛爭,這也是她贏得黨內“總統”初選的真正原因,進而能否贏得“總統”大選的關鍵因素。一旦蔡英文在選戰過程中向任何派系傾斜,或由某派系操控全局,黨內派系鬥爭及大老恩怨情仇一觸即發,可能重演內訌延燒,未戰先衰,內部紛歧的結果,蔡英文很難專心與國民黨對打。為此,陳淞山認為,副手人選非主觀喜好,不能再度觸發黨內派系內鬥的政治地雷,不論是“拱蘇”的“新潮流系”或謝長廷排他性的“黨外人士”,應該從“不失分”、“有互補性”方向思考。陳淞山日前曾撰文指出,陳水扁看好的副手人選是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 

  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指出,以陳淞山對民進黨黨內生態十分熟悉的觀察力,確實是看出目前在選擇“副手”人選方面困擾蔡英文的問題來了。實際上,蘇貞昌、蔡英文都是慣於以“老二哲學”進行“造王”活動的“新潮流系”,在“陳水扁後”進行“造王”活動的重要對象,因而“蔬(蘇)菜(蔡)配”向來是“新潮流系”的主張。早在二零零四年第十一任“總統”大選黨內初選前夕,當陳水扁因為討厭“國際大嘴巴”呂秀蓮,有意另找“副總統”候選人時,“新潮流系”就曾先後推薦了蘇貞昌、蔡英文。在“總統”選舉結束後,“新潮流系”又提出,在二零零八年的“總統”選舉中,民進黨應當推出“蘇蔡配”。而據說,因為“新潮流系”為陳水扁輔選立了大功,且陳水扁對蘇貞昌、蔡英文兩人的印像也不錯,因而當時在“陳水扁後”由“蘇蔡配”代表民進黨出戰“總統”選舉的呼聲,在黨內甚高。

  其實,就在二零零四年陳水扁尋覓副手人選之時,謝長廷曾經“毛遂自薦”。但陳水扁一來出於“瑜亮情結”,不願給謝長廷這個“彩”,避免讓民進黨支持者以為謝長廷就是陳水扁的“接班人”,二來陳水扁仍是希望其副手不要有派系背景,以免“順得哥情失嫂意”,引發黨內派系紛爭,因而拒絕了謝長庭。而謝長廷在遭拒後,即向陳水扁表示,提名甚麼人都可以,就是不能提蘇貞昌。這證明謝長廷與蘇貞昌之間,同樣存在著“瑜亮情結”。這個已在民進黨內傳得沸沸揚揚的傳說,最近終獲得陳水扁在《獄中劄記》中獲得了證實。

  文章認為,正因為如此,在二零零八年“總統”的初選中,才發生了謝長廷與蘇貞昌“殺得見骨見血”的狀況。謝長廷在勝出後,有意與葉菊蘭搭配參選。但陳水扁出於維繫黨內團結的考量,硬生生地拆散了謝長廷心中所屬的“謝葉配”,而將蘇貞昌塞給了他,提出“謝蘇配”。而極力主張“蘇蔡配”的“新潮流系”,也因在此之前的“立委”初選中,遭到黨主席游錫堃聯手他派系力量猛打“十一寇”而遭受嚴重挫折,無力為“蘇蔡配”“保駕護航”。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零零八年的“總統”大選中,謝長廷因為忌憚蘇貞昌,因而就連把親近蘇貞昌的“新潮流系”也予以排擠,尤其是謝長廷將曾先後在二零零零年和二零零四年為輔選陳水扁立下大功,因而被視為是很會選舉的“新潮流系”排拒在自己的競選總部之外。因而當時就有評論說,謝長廷之所以狂輸二百多萬票,除了是“陳水扁貪腐效應”發揮重要作用之外,也與謝長廷競選總部拒絕“新潮流系”參與有很大關係。

  在“五都”選舉中,“新潮流系”不改力挺蘇貞昌、蔡英文的初衷,兵分兩路,一部分在台北市挺蘇,另一部份到新北市挺蔡。但令“新潮流系”料想不到的是,蘇貞昌、蔡英文兩人在面對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時,並沒有按照他們“蘇蔡配”的劇本演出,卻因蔡英文恃著自己在出任黨主席後,把民進黨從谷底拉起有功,而要力爭頭纜做“總統”參選人,不甘屈居於蘇貞昌之下。經過慘烈的黨內初選,果然是蔡英文以微弱多數勝出,這就使“蘇蔡配”破了局。但“新潮流系”仍不氣餒,希望兩人的次序能調換一下,以“蔡蘇配”出戰。然而,正如陳淞山所言,已在黨內初選中與蘇貞昌殺紅了眼的蔡英文,根本就不願讓蘇貞昌當自己的副手。而與蘇貞昌有仇隙的謝長廷,當然更不願看到蘇貞昌在蔡英文的民調與馬英九不相伯仲之下,有機會當上“副總統”,超越自己,因而也就利用蔡英文不悅蘇貞昌的心理,力阻“蔡蘇配”成形。

  文章分析,蔡英文雖然忌憚蘇貞昌,但並不討厭“挺蘇”的“新潮流系”,因為“新潮流系”一直也在“挺蔡”,而且不會選舉的蔡英文也需要借助“新潮流系”的選戰操盤技巧。因此,在蔡英文的競選總部中,基本上就是“扁系”和“新潮流系”的班底。甚至已經當選台北市議員的梁文傑,也叫了回來當其發言人。其實,發言人並非是梁文傑的最佳位置,其最佳位置還是在政策層面,民進黨中常會一九九九年的“中國政策七點聲明”,及二零零四年陳水扁兩道“公投”題的文字稿,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謝長廷擔心在“新潮流系”的運作之下,蔡英文終將會接受蘇貞昌作其副手,因而最近提出,“副總統”將會在黨內尋覓,這實質是要堵塞“蔡蘇配”成局之路。既然如此,蔡英文也就順水推舟,放出的一系列副手人選名單的試探風聲,都沒有蘇貞昌的名字。蔡英文如此的態度,會否令到“挺蘇”的“新潮流系”的反感,因而對為她輔選也是三心兩意?值得繼續觀察。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