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體教結合不只是一塊金牌加一紙文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7 21:13:09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方川已經在復旦大學教了三十年排球了,一批又一批學生、隊員被他招進複旦,又送入社會。方川說:“每當在各行各業看到學生身影時,我都很高興。他們排球打得很棒,他們在社會上工作得更好。”

  深圳大運會上,復旦大學傳遞出來的兩個信息讓人印象深刻:學校對學生體育和體育學生負責任的態度、大學生運動員真正把學習當回事的勁頭。

  高水平運動隊確實是高校一張靚麗的名片,但負責任的複旦並沒有簡單地用幾份學籍和幾張文憑換取這張名片。複旦隊員首先應是複旦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時間是學校必須做的。於是,複旦沒有為了方便管理,把學生編入一個院系;面對很多高校夢寐以求,但卻占用較多學習時間的全國頂級賽事資格,他們冷靜地選擇了放棄。

  方川說:“我們很渴望比賽的機會,但高校首先應是培養學生的地方。”

  環境塑造人,複旦男排也有免試入學的專業運動員,但他們從來不用去刻意強調隊員的學生身份,因為小夥子們英語流利、專業課精通,他們真的會為沒有得到A而傷心,他們會為自己的碩士、博士夢想深夜苦讀。如果專業運動員有了這樣的素質,那更可喜。

  近幾屆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各級官員、領隊在各種場合不厭其煩地解釋著運動員學籍的完備和身份的真實,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中國運動員文化的缺失和高校體育水平的落後,是客觀存在。

  讓人欣慰的是,在中國的體教結合還沒有成功和成熟的經驗時,清華在做、複旦在做……中國的大學逐漸開始用自己的底蘊和嚴謹默默地探索著、實踐著。他們渴望參與到競技體育的主戰場,但時刻不忘自己培養學生的角色定位,因為那是根本。

  二十五年的體教結合就是為了修復這原本不應該被割裂的體育和教育。(來源: 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