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京打工子弟學校難獲補償 數百萬打水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2 14:12:54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當打工子弟學校關停的大潮襲來,學校辦學者也如同遭遇一場“海嘯”。他們掏出多年的積蓄,甚至四處借債辦學,如今一紙政令,幾十萬乃至幾百萬的投入無法收回。姑且不論辦學者出於公益還是逐利目的,但他們確實投入了巨額資金。據記者調查,這些關停學校的辦學者至今幾乎沒人拿到任何補償。記者採訪關停大戶朝陽區、海淀區和大興區,除大興區稱部分鄉鎮有一些補償措施外,其餘兩區無實質回應。
  
  一、無奈離京

  “花了20餘萬元建造的學校,現在就值兩萬塊。”

  据京華時報報道,8月18日下午,幾個收廢品的男子把僅剩的桌椅板凳搬走了,“當初花了20餘萬元建造的學校,現在就值兩萬塊。”海淀區綠園小學校長張曉虎嘆了口氣,辦學16年,幾易校址,現在“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1995年,張曉虎放棄在河北張北縣一家小學任教的工作來到北京。在中國農業大學外牆,他建起了三間石棉瓦房校舍,最初的學生都是菜農的孩子。1999年,學校生源逐步擴大,張曉虎將校舍擴建成6間,然而4個月後,學校在沒拿到任何賠償的情況下遭到強拆。

  此後,綠園小學又兩易其址,“像流動帳篷一樣,學校四處找安腳之地,每一次搬家損失都很大。”最後一次,張曉虎找到了樹村南路的一家舊倉庫,換黑板、換桌椅,繼而裝暖氣,裝空調,整改線路,幾年下來,張曉虎投資了25萬餘元,其中18萬元是借來的。學校條件好轉,學生人數也增加到了800人,張曉虎似乎看到了希望。然而在關停大潮中,他的希望破滅了。

  “學校關門了,我也負債累累。”張曉虎說,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他準備舉家回到河北,告別北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