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俄羅斯起訴兩學者 稱二人“向中國出賣情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6 18:01:22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環球網報道,俄羅斯特工機構破獲“間諜案”已是常事,一些案件的主角更是俄知名學者,而他們“服務的對象”又被指包括“中國”。但這樣的案件經常遭到俄學術界和媒體的批駁。日前,俄特工機構又將一起“間諜案”與中國掛鈎,稱聖彼得堡一所高校的兩名學者涉嫌“向中國出賣軍事秘密”。

  學者做講座被指“洩露國家機密”

  據俄羅斯《晨報》、國際文傳電訊社、《共青團真理報》和俄新社等媒體消息,因“涉嫌向中國特工部門洩露國家機密”,聖彼得堡波羅的海國立技術大學的兩名學者被起訴,聖彼得堡市法院已經開始審理這起案件。

  報道稱,被起訴的兩名學者是葉夫根尼?阿法納西耶夫和斯維亞托斯拉夫?博貝舍夫,他們被指在中國出差期間“向中國軍事情報部門出賣秘密材料”,而這些資料屬於“國家機密”。二人被以俄聯邦刑法第275條“背叛國家”罪名起訴,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將被處以20年有期徒刑。

  據稱,俄特工部門最初的懷疑目標只是博貝舍夫。2010年3月他出差返回後被拘留,並於2個月後被批捕。在隨後的調查中,俄特工又“查出了”第二個嫌疑人阿法納西耶夫。不過,兩名學者都對指控予以否認,強調自己只不過在一所中國大學發表過講座而已,而且事先曾就講座內容征得了母校領導同意。

  俄媒體及學術界曾為中國抱不平

  在2004年和2007年,俄也曾查處過兩起所謂的俄學者向中國出賣情報的“間諜案”。案件主犯達尼洛夫和列舍京分別被判處13年和11年半有期徒刑。達尼洛夫在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研究所工作,列舍京則是俄羅斯機器製造中央科研所出口公司總經理、科學院院士,他們都被指控“向中國出賣航天技術秘密”,但二人都拒絕認罪。

  對於這兩起案件,俄羅斯一些主流媒體和科學界紛紛為被告和中國方面喊冤叫屈。《獨立報》、《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生意人報》、《新消息報》等對俄聯邦安全局屢次將矛頭指向科學家和學者的做法提出批評。

  據俄媒體披露,在這些案件中,俄特工機構所說的“國家機密”實際上都是公開資料。俄科學界人士也證實,幾乎所有類似案件涉及的合作項目都不涉及秘密信息,資料全部來自報刊雜誌或網絡媒體等公開渠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