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郭憲綱:中美關係發生變化的原因及未來走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9 00:14:27  


 
  四、中國的對美政策

  1、理性處理國際體系的轉變,推動國際體系改革而不是另起爐灶。在國際體系處在重大的轉折的歷史時期,中國冷靜客觀,深知新興國家異軍突起,登上國際舞台,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不可逆轉。但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依然是國際體系的主體。中國主張改革而非打破現存的國際秩序,以適應國際形勢的演變和應對國際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國作為新興國家的主要大國,一方面不謀求主導地位,始終為發展國家中最貧窮的國家說話,永遠同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防止和避免將新興國家從發展中國家中剝離出來;另一方面中國願作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橋梁,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尋求共同點,與世界各方走共贏道路,由此推動國際體系在穩定的前提下逐步實現轉型。

  2、高度重視對美關係,將其置於本國外交政策的重點位置。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認真對待和妥善處理中美關係。中方根據“增加信任、減少麻煩、加強合作、不搞對抗”的對美方針,努力加強雙方的戰略互信,大力發展全方位合作,著力拓寬雙方共同利益範圍;在有歧見的問題上,則大力加強與對方的溝通協商,消除誤會、誤解、誤判,盡力求同存異,緩解與減少矛盾和分歧。對美國損害中國主權及核心利益之事,中國堅持原則進行必要的鬥爭,但注意鬥爭方式與分寸,努力做到有理、有節,竭力維護中美關係的大局。中國正確的對美方針政策,明智、理性、求真務實的行動,是促進中美關係長期穩定發展的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

  3、加強中美經濟紐帶。中美經濟密切相關。2010年,據中方統計,兩國貿易額達3853.4億美元,是建交前一年1978年兩國貿易額9.9億美元的385倍,中方順差1812億美元;按美方統計,兩國貿易額達4580億美元,是1978年兩國貿易額11.78億美元的390倍,美方逆差2400億美元。美國對華投資迄今約達700億美元。中國在2010年持有美國國債達1.15萬億美元,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

  中國對美政策是正確的,它一方面維護了中國的利益,另一方面減弱了美國對中國崛起的疑慮,使美國認識到中國與蘇聯不同。這對中美關係正常運轉起到重要的積極作用。在中美關係正常運轉下,中美之間合作增強,將抑制摩擦增多帶來的負面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