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天宮一號成功發射 11月與“神八”對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30 09:07:15  


  中評社北京9月30日電/中國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將無人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送入低地球軌道,在相繼實現航天員上天、太空行走之後,為建設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載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

  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中國領導人來到位於北京的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目睹了這次非同尋常的太空發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改進後的“長征二號FT1”火箭完成了這次發射任務。

  新華網報道,與中國此前發射的航天器不同,天宮一號不再是一葉孤舟,它安裝了幾個對接口,入軌後將等待一個月後發射的神舟八號無人飛船,在地面人員控制下首次進行空間交會對接。

  今後兩年內,中國還將發射神舟九號以及搭載宇航員的神舟十號,再與天宮一號對接,組裝成一個能容納三名宇航員工作和生活的空間站雛形。

  這將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可以在地球軌道上長期滯留工作的空間站,對於探索宇宙奧秘、造福人類有著重要意義。

  總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的天宮一號是一個兩節結構的圓筒形太空艙,內有一個約15立方米的活動空間。艙內安裝了太空長期生活所需要的食宿、鍛煉、娛樂等設施。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善從透露,天宮一號攜帶了高光譜相機,在軌期間將開展多項空間科學研究,包括探測中國農作物中重金屬的含量分布、農藥殘留和病蟲害。

  此外,科學家還將利用天宮一號提供的微重力環境進行光子晶體試驗。光子晶體是可能替代半導體器件並引發信息技術革命的一種新材料,在地球引力影響下,光子晶體很難進行大尺度試驗。

  “在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方面的投入表明,中國正在成為一個世界強國。這是它不斷增長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的必然結果。”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戰略專家彼得辛格博士接受新華社記者郵件採訪時說。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空間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備的微重力環境研究和開發平台。中國開展載人航天,建立空間站,目的是和平開發太空資源,讓太空資源為人類服務。”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愛好和平。中國空間站要成為世界科學發展進步的平台,為人類太空探索作出貢獻。”周建平說。

  中國多次表示,希望與國際社會合作,共同開發太空。迄今,中國長征系列火箭已將美國、澳大利亞、巴基斯坦等國的20多顆衛星送入太空。中國的一名年輕志願者正在參與一項多國科學家合作進行的人類首次登陸火星模擬實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