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美國史是歐債明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1 12:55:12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共同榮獲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兩位美國學者今天表示,歐元區危機的解決方法,從經濟上來看非常明顯,問題主要在於政治。

  中央社報道,同獲殊榮的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學者薩金特(Thomas Sargent)以及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學者席姆斯(Christopher Sims)表示,美國開國史彰顯的正是眼前的問題和解藥。

  薩金特在普林斯頓的新聞發表會上表示:“從經濟理論來看,歐洲和歐元並沒有出現什麼新問題…難的是政治。”他說,“在1780年代,美國經濟簡直癱瘓”,最初的13州仍是主權政府,每個都能各自徵稅、印鈔票。

  在此同時,新生美國的中央政府非常薄弱,尚未成立中央銀行,也還沒有徵稅權。

  “聽起來有沒有很耳熟?…他們(州)和中央都有各自的債務。就像歐洲債券,他們也發行高折扣債券。”

  席姆斯則在頒獎後說, 歐洲貨幣聯盟的危機是可預見的,而他也做到了。“幾年前我寫了1篇論文,講歐洲貨幣聯盟財政基礎的不穩。”他表示,“歐元成立之初,雖然有中央銀行,卻沒有統一的財政管理機構”,這“令人質疑,要是財政、貨幣合作的需求出現,那該怎麼辦?”

  歐元區國家“必須找出方法分擔財政重擔,並將部份財政權利與歐洲中央銀行(ECB)做連結。”

  “目前所有的連結都還不明顯…歐元的前景黯淡。”

  薩金特指出,美國13州在1787年團結起來,把各自的債務整合在新聯邦政府之下,並允許聯邦政府徵稅償付債務利息。這段歷史就是為歐元區指引迷津的明燈。但他也說達成目標需要巨大、複雜且膽識過人的政治決策。

  席姆斯補充,把疲弱不振的國家踢出歐元區─如現在常指的希臘並非解決之道,“而且不切實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