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民調顯示 選民不認為馬會賣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8 09:39:15  


  中評社台北10月18日電/選舉倒數三個月,馬英九昨天在“黃金十年,國家願景”端出“壓軸菜”。

  聯合報報導,在三前提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引發的政治效應,不僅牽動明年大選,也牽動兩岸未來的關係。

  兩岸和平協議不同於ECFA,前者是“高度政治”的概念與架構,不僅牽動兩岸政治的敏感性,也影響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未來,不論是先後訪問大陸或曾提出類似主張的連戰或宋楚瑜,都不否認兩岸一旦啟動和平協議,意味著兩岸關係將邁入另一個全新的階段。

  就時機上來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久才拋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的論述,也被認為是向中間移動的一大步。面對蔡英文的出招,國民黨要維持兩岸政策論述的優勢,只能超越,不能更保守。

  對馬團隊而言,兩岸和平協議不但更具體,且符合人民對和平的期待與想望,當然勝過蔡英文,也可維持自己的“強項”。

  馬英九在論述兩岸和平協議,搬出了連戰這塊招牌,強調這是二○○五年連戰訪問大陸後的結論,“尊連”政治意圖十足,除了向藍營宣示“尊重大老”,也頗有“以連制宋(楚瑜)”的意涵。

  另外,即使是親綠學者所做的民調也都顯示,多數選民並不認同馬英九會“賣台”的看法,且肯定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路線。這些因素,也都讓馬陣營增加信心,決定此時釋出“兩岸和平協商”議題。

  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茲事體大,幾個關鍵核心問題:簽署的前提是“中華民國”的“一中各表”,還是中國大陸的“一個中國”?先簽和平協議,再由“立法院”事後審查監督?抑或“國會”先立法,再授權政府簽署?都待馬英九進一步說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