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三隻小豬 或成壓垮馬英九最關鍵稻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7 15:50:23  


  中評社香港11月7日電/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指出,台灣在“總統”選戰開打之後,各家民調機構或智庫、媒體,持續不斷地公佈其所進行的民調結果。儘管基於操作者本身的政治立場,各項民調結果不盡一樣,甚至會有“互相打架”的現象,但總體上的結果及廣大選民也予以認同的是,與以往“總統”選戰開打時,藍軍參選人的民調一直跑在前面,綠營參選人被遠遠拋在後面,而經過一系列操作,加上受外來因素影響,綠營參選人逐漸追上甚至翻盤的情況不同,今次是從選戰一開始,馬英九與蔡英文的民調始終呈現“膠著”狀態,即使是有所領先也佔不了多少便宜,兩人的差距處於誤差之間,頗為危險。在這種情況下,馬團隊倘是犯了選戰策略錯誤而被對手利用,就隨時會自吃苦果。

  目前這種令人擔懮的事態正在發生。本來,在邱毅連打猛轟蔡英文副手蘇嘉全的“農地豪宅”,而蔡團隊又處置失誤之下,馬英九的民調已與蔡英文拉開了距離,並處於“安全線”內。但藍軍卻突然“無厘頭”地拋出兩個錯誤議題,卻令馬英九的民調直直落,被吞噬了好幾個百分點。這其中,由馬英九本人拋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議題後,又誤踩自己並不熟悉,卻是民進黨“神主牌”的“公投”,但又在民進黨“打蛇隨棍上”提出“公投修法”法案時,卻被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封殺,反襯了藍軍“葉龍好龍”、“自我否定”,致使馬英九的民調至少失去五個百分點;而近日的“三個小豬”風波,再令馬英九猛跌好幾個百分點。這兩起失誤,就將藍軍在蘇嘉全“農地豪宅”的獲利全都“嘔”了出來。

  文章認為,“三隻小豬”的危害性,有可能會比“兩岸和平協議公投論”還要惡劣。其一是曾經是民進黨攻擊國民黨“銳利武器”的“白色恐怖”和國民黨黨產議題,在隨著時代發展及“黨產公投”被否決而逐漸被人們淡忘之時,卻因讓民進黨大炒特炒“三隻小豬”而再次發酵,這對國民黨和馬英九的選戰形象頗為不利;其二是本來正為籌款困難而發愁的蔡英文,藉著“三隻小豬”議題而可能會有五億元以上的進帳,解決了大選經費的問題,而且還籍此回復當年支持民眾踴躍向黨外及民進黨小額捐款的熱烈景象;其三是“三隻小豬”在“新潮流戰略之神”邱義仁等人的操弄之下,有可能會演變為“社會運動”,使以得“社會運動”起家的民進黨,久旱遇甘霖,枯木逢春;其四是將使本來沒有“選戰標誌”的蔡英文,終於有了“選戰吉祥物”,其所能發揮的效益將比當年陳水扁的“扁帽”有過之而無不及,很明顯已將直到現在仍以一大堆冷冰冰的數字來推銷自己的政績,沒有感動人心的故事尤其是“選戰吉祥物”的馬英九比下去。或許,“三隻小豬”將是壓跨馬英九的最為關鍵的一根稻草。

  所謂“三隻小豬”事件,是十月中旬有媒體報導,蔡英文到台南市造勢時,有三胞胎小孩向蔡英文獻上裝滿硬幣的“小豬撲滿”。“監察院”看到報導後,認為未滿二十歲的小孩未有選民資格,不能參與選舉的政治獻金活動,恐會觸犯選舉法例,於是好意地打電話到民進黨總部予以提醒。而民進黨總部卻如獲至寶,充分發揮當年陳水扁的“硬拗”功力,將之“硬拗”為國民黨“政治迫害”,重搞“白色恐怖”。因而發起輿論攻勢,又是發表聲明,又是製播電視廣告,並將之與國民黨黨產掛聯起來,謂國民黨擁有龐大黨產,年度股利高達二十九億元,馬英九選戰經費充沛;而民進黨沒有黨產,而大型企業又懼於“秋後算帳”而不敢捐錢給民進黨,如今有弱勢民眾如小童進行小額捐款,卻又遭到專享紀監權的“監察院”發出警告,簡直是“白色恐怖”式的“政治迫害”。

  也湊巧的是,“三隻小豬”是台灣民間所熟悉的童話故事,並曾於陳水扁掌權時鬧得滿城風雨。二零零五年,當時的“教育部長”杜勝正決定將“三隻小豬”收作教科書的成語,惹來輿論嘩然,並嘲諷他是“第四隻小豬”。正因為如此,“三隻小豬”在泛綠支持者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被民進黨從故紙堆中翻搜出來,當然是令到泛綠支持者們如同喝了咖啡般興奮。

  民進黨總部又趁勢操作,借力使力地發起“小豬撲滿運動”,大量採購塑料小豬撲滿(即儲蓄罐),供其支持者無償領取,在裝滿錢幣後回捐給民進黨。結果,就如當年的“扁帽”一樣,掀起一陣猛烈的“小豬撲滿風”,許多人紛紛領取塑料“小豬撲滿”並捐錢,致使“三隻小豬”竟然成了蔡英文的“吉祥物”。有消息說,廠家大量生產,全台灣過去兩個星期所製造的塑膠小豬公,竟然是過去十年的總和。民進黨首期訂購十萬隻,民眾排著長隊來領取,一下子就派發完了,估計要二十萬隻才可滿足需求。而一些“立委”參選人也乘機“抽水”,自行搜購“小豬公”,貼上蔡英文和自己參選的標識,分派給所在選區的支持者,並登記他們的名字,成為自己的拉票最佳名單。

  據民進黨中央黨部發言人林俊憲本月三日透露,每隻小豬撲滿可以投下硬幣一元、五元、十元甚至是五十元不等,也有可能會投下紙幣。若每隻小豬撲滿全部投十元硬幣,八分滿的可以存入三千元,總計十萬隻,就是三億元。這樣,民進黨就能輕輕鬆鬆地解決了蔡英文難以籌款的大難題。其功效,與當年的“扁帽”差不多,既先後形成了“人人買扁帽,戴扁帽”、“人人領小豬、獻撲滿”的社會運動熱潮,又分別藉著出售“扁帽”或回收撲滿而籌措到了選戰經費。

  在大型企業不願捐款的情況下,能籌到選戰經費當然是意想不到的成果,而掀起“領小豬,獻撲滿”的社會運動,更是致命。實際上,民進黨以至其前身黨外運動,就是以發動組織社會運動而起家的,並以反抗國民黨“白色恐怖”,爭取民主人權為號召。而在李登輝宣佈解除“戒嚴”及開放“總統”直選後,民進黨的這些旗幟已經失去號召力,民進黨一直為如何凝聚民意而絞盡腦汁。二零零零年的“扁帽”運動,不但為陳水扁籌得一筆鉅款,而且也調動了支持者的積極性。尤其是在國民黨和藍媒一再警告“陳水扁若當選,共軍就打過來”之下,一大批“不怕死”的“挺扁”青年卻敢於頭戴“扁帽”上街、上學、上班,表現了一種“寧死也要挺扁”的“氣慨”。二零零四年李登輝發動“二二八百萬人牽手護台灣”運動,也把泛綠民眾都充分調動組織了起來。而今次的“三隻小豬”風波,雖然是按照相關選舉法律,參選人確是不能收受不具選舉權的小孩子的政治獻金,而實際上在“監察院”致電民進黨後,蔡英文也將這三胞胎捐獻三隻小豬撲滿內盛裝的錢款退回,但仍被民進黨“硬拗”是“白色恐怖”,並聲稱“未具選舉權人不得捐政治獻金”的立法原意,是要防止外國勢力介入台灣地區的選舉,島內小童並不適用。

  當然,民進黨主打“三隻小豬”也有負面效應,就是如何處理收回的塑料小豬公?因為撲滿也者,就是只能將之打碎後,才可將裡面的錢取出;而打碎十多二十萬個塑膠小豬公,所造成的污染可以想像。但善於“硬拗”的民進黨又靈機一動,化被動為主動,蔡英文昨日在出席“蔡英文台灣醫界後援會”時,就向醫生們求助如何能將小豬內的零錢取出,同時小豬可以完整無缺,繼續“養”下去。一是以輕鬆話題來化解難題,二是催促繼續捐款。

  國民黨急了,忽忙拋出“台灣平安福”以作應對。昨日下午推出了五千份,訴求“安定牌”。但看來,因一來數量少,二來議題不具震撼性,是難以抵銷“三隻小豬”的惡劣效應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