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美緬新局打亂中國與東協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6 09:42:11  


緬甸外交政策的兩面討好,是華府用來制約北京的籌碼。
  中評社台北12月6日電/美國務卿希拉里訪問緬甸,揭櫫了美緬關係的歷史新頁,也為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構築重要的一環。華府雖聲稱希拉里之行非針對圍堵中國,但此舉難免產生制衡中國的效應,繼而衝擊到中緬傳統的盟友關係,也會打亂中國在東協的政經戰略布局。 

  旺報今天社評分析,美國加強與東協國家經濟與安全關係的意圖明顯,主要動機是為削弱中國在東亞日益擴增的影響力。奧巴馬總統掌握住緬甸處於變革且設法擺脫被國際孤立的契機,期望藉緬甸全面性的改革,進一步催化東亞威權政體和平演變。希拉里此行似乎只為試探緬甸軍政府的改革誠意,美方對緬甸的善意與援助承諾,顯然也以緬甸的政治改革為要件。 

  美緬新關係難免會壓縮中國在東亞的影響範圍。面對緬甸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北京官方的回應算是冷靜,乘勢還呼籲國際社會盡速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 

  就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而言,緬甸疏離中國轉而親美的可能性不高。近日西方媒體把美緬新關係視為華府外交政策的賭注,多半是不看好緬甸的民主改革,也不預期中緬關係會有劇變。其實,緬甸軍政府的變革,無非是受到利比亞、埃及和敘利亞民主革命風潮的警惕,此刻改採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既能減輕國際制裁的壓力,也可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強權。 

  社評說,緬甸的戰略地位重要,其與中國的地理和歷史關係,難以被他國取代。民主派領導人翁山蘇姬最近就強調,緬甸在尋求與美國緊密合作的同時,也要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中國是緬甸的最大投資國,主要集中在能源、電力和基礎建設等領域。中國目前正出資興建從緬甸西部港口直達中國境內的石油與天然汽管線,今年再與緬甸協議修建一條從中國西南直通印度洋的鐵路,以紓緩北京對南海衝突可能影響馬六甲海峽運輸安全的隱憂。 

  目前美國利用東協對南海自由航行權的共同認知,重新建構與東協傳統成員的盟邦關係,並設法與過去甚少接觸的柬、寮、緬等國建立新關係。2009年美國與緬甸復交後,先與東協簽訂《友好合作條約》,再提出湄公河下游發展計劃,協助相關國家改善環境與基礎建設問題。去年10月希拉里訪問柬埔寨,進而明示中國崛起對東協的安全威脅,暗喻柬埔寨發展應避免依賴中國。 

  社評說,緬甸目前的改革希望,多半還寄託在總統吳登盛和翁山蘇姬的互信與口頭承諾,未來的政治民主化進程,其實相當脆弱。儘管如此,美國打亂中國與東協關係的用心並未鬆動,緬甸外交政策的兩面討好,是華府用來制約北京的籌碼。 

  緬甸的民主改革,其實未必是決定美緬關係前景的關鍵因素。美國逐步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似乎亦可預期。因為,經濟制裁若逼使緬甸與中國關係愈趨緊密,並不符合美國亞洲戰略的目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