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默克爾救歐債 德式財政紀律改造歐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9 10:19:58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8日起於布魯塞爾召開的歐洲聯盟和歐元區高峰會議,聚焦於德國與法國有關紓解歐債危機、改造歐元區甚至歐盟的共同方案。主議題則定為以德國力主的修改歐盟條約,以強化成員國財政紀律,並提前於2013年啟動歐元區常設紓困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是否啟動紓困的決策方式也由一致決改為“超級多數決定”(85%成員國同意)。

  台灣《中國時報》報道,本質上,這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為挽救歐元而開立的兩個“長效藥方”,而能否收效,所有歐盟廿七個成員國能否接受,也攸關其歷史定位。作風讓人想起十九世紀德意志帝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默克爾,日後會被視為歐洲救星?還是淪為導致歐元崩解,拖累全球經濟的罪魁禍首?

  挾國內不願替外國償債的民意之威,默克爾力圖將“德國模式”強加諸整個歐元區,其來有自。

  當年德國總理施若德大刀闊斧改革經濟結構、勞動市場與社會福利制度。2005年11月默克爾繼之上台後,也蕭規曹隨,厲行撙節措施與財政紀律,進而在2009年將政府預算赤字上限納入憲法增修條文。

  歐債危機的癥結在於歐元區南部國家長年舉債度日,建立整套讓他國羨慕,卻與其經濟實力不相稱的社福保障體系。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又競相推出刺激經濟計劃,債台更為高築。身為歐盟第一大經濟體領導人默克爾,她開出藥方則著眼於治本,核心是歐元區國家財政赤字佔其國內生產毛額之比應恪遵歐盟《穩定暨成長公約》明定的上限3%。此一“黃金律”且須納入各國法律,而歐盟有權懲處違反規定者。

  這意味成員國的若干經濟主權將讓渡給歐盟,英國雖非歐元國家,已經率先發難抵制。但柏林當局表明,如果推動歐盟廿七國修改條約有其困難,那麼範圍可以縮小型歐元區十七國,以德國雄厚的經濟實力而言,其餘十六國恐怕只能俯首聽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