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報:政績無用論:民主的詭異與哀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3 11:16:02  


 
  不論“政績無用論”有幾分真實,對馬英九而言,握有執政優勢、選戰卻仍打得如此艱辛,自是一記當頭棒喝。事實上,執政三年多來,馬英九備受批評的,並非他的決策錯誤,而是他的性格過於溫和、闡述過於瑣碎與決策圈過於狹小;這一方面無助為他爭取到綠色選民的認同,另方面卻讓他流失泛藍的既有支持。馬英九心心念念要成為“全民“總統”,結果卻力有未逮,台灣的藍綠對峙並未因為他的溫良恭儉讓而消弭,反而導致認同渙散,這是他應該深自反省之處。 

  事實上,若論政績,馬英九推動兩岸和平交流協商,他讓台灣在沒有內鬥煙硝中走出國際空間,達到一百多國免簽。他推動司法、住宅改革乃至取消軍公教免稅,並在國際金融危機中極力維持台灣的穩定發展。這些成績,或許稱不上是什麼光輝燦爛的成就;但若比起扁政府時代的“鎖國”,對外胡亂衝撞、對內惡鬥虛耗,治國無半步、口號卻滿天飛,馬政府至少把國家從脫軌失序狀態帶回正軌。對於一個正常治理的政黨,如果選民覺得“無感”,難道要重回內鬥連天、“內閣”連年更換的狀態,人民才能感覺到台灣的活力?  

  社論說,話說回來,“總統”大選不只是要選出一個國家領導人,更重要的是,全體選民從這個政治過程凝鍊更多智慧和理性。那樣,選民才能為自己和下一代打造更健康、多元的社會。回顧台灣的民主,今昔已有很大的變化;但這個進步的過程並非一步到位,而是有進有退、有恨有淚。最怕的是,人們承受不住選戰的腥膻與紛亂,而變得憤世嫉俗或灰心喪志,甚至覺得選誰都“沒差”,天下政治都一般黑。這種失去意志、失去主見的選民,才是台灣民主最大的威脅。 

  “政績無用論”不是一個預言,卻是一個詛咒:如果人民不相信政績,如果政治人物可以不在乎政績,那麼,失去目的的政治勢必走向虛無,民主將徒留哀愁。馬英九和蔡英文的政績,雖不等量,但仍可拿來比一比;馬政府四年和扁政府八年,在質量上都可提供更具體的比較。而隨著蔡英文治黨及宇昌案內幕的揭露,她已不再是夢幻人選白紙一片;在這個基礎上,馬、蔡兩人的行事風格也值得選民重新估量。 

  社論說,這次大選,表面上看似冷靜,深層卻掩藏著人們對現狀的無奈與對未來的不安。但未來會不會更好,答案不在政治人物的口號中,選民必須嚴格檢驗他們的政績與人格才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