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媒稱美X47B短期內難反制中國DF21D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2 09:40:52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環球網消息:韓國軍事網站《高麗海軍論壇》2012年1月9日發表文章,儘管在去年年末,相繼出現了美國RQ-170無人機被伊朗俘獲,以及“死神”無人機在塞舌爾墜毀等事件。但無人機在美軍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並未受到影響。面對來自中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日益嚴重的威脅,美國一反常態,並未有針對性的加強自身的防禦能力,而是試圖以X-47B無人機的超遠航程抵消東風-21D的潛在威脅。儘管從數據上,X-47B確實可以抵消東風-21D的射程優勢,但現實顯然沒有那麼簡單。

  文章稱,如果說反艦彈道導彈與無人戰機,將在戰場上實施打擊行動變得更加迅速,僅僅可視作一種表象的結果。那麼這種表象的意義,對世界上的任何一支軍隊而言,都無疑是無價之寶,那就是有效的減少了戰爭的傷亡。以中國為例,在不具有反艦彈道導彈的時期,其要對美國航母進行有效威懾,甚至有效打擊,無疑要投入大量的艦船與艦只。面對時時處於強勢的美國,無論攻擊效果如何,中國方面蒙受的損失無疑將是巨大的。反艦彈道導彈的出現,恰恰以無人的方式,使中國獲得了對美國航母前所未有的威懾效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反艦彈道導彈也可視作一種,以彈道導彈方式發射並飛行的“自殺式”無人機。

  文章稱,面對來自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的威脅,美國選擇了“以矛克矛”的方式加以應對。但儘管在數據上現實,美國的“矛”似乎要比中國的“矛”長一些,新奇一些。但在戰場的較量中最終獲得優勢的,很可能是中國。原因在於,在短期內,無人機的發展前景不及反艦彈道導彈。對於任何一種裝備而言,其服役時的初始性能,只是決定其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標準在於,其是否有能力壓制,甚至消滅可能遇到的各種對手,並參照實際需要,進行匹配的技術升級。在不斷變化的作戰環境中,武器裝備需要不斷變換其裝載的彈藥,以及延伸其作戰範圍。顯然,作為導彈,反艦彈道導彈要想延伸其射程,顯然比無人戰機延伸其航程要簡單許多。同時,反艦彈道導彈作為針對單獨目標的一次性彈藥,其彈頭重量可以達到500至1000公斤。且其種類與發展難度,均要領先於無人戰機。因此,至少在可預知的短期內,無人戰機的發展前景,顯然不及反艦彈道導彈。

  文章稱,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至少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無人戰機尚難以在較短時間內,融合到有人戰機占主導地位的作戰體系中來。退一步講,即使X-47B無人機,以及之後各型高端無人戰機能夠迅速融入美軍現有的作戰體系,迅速形成應有的戰鬥力,但仍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存在,那就是,以其設想中的戰力,其能否對反艦彈道導彈構成現實的威脅呢?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原因在於,至少截至目前,中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均已實現陸上機動方式發射,未來將其部署在潛艇平台上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因此,美制無人戰機如欲對東風-21D構成威脅,就必須飛抵中國近海,甚至要深入中國內陸。但問題在於,中國會讓反艦彈道導彈這種高價值兵器“孤苦伶仃”的“單打獨鬥”麼?面對經歷過實戰考驗,並曾使美國蒙受巨大損失的中國國土防空系統。無人機真的有把握有效突防,並對一種機動目標進行有效打擊麼?

  文章稱,無人戰機相比反艦彈道導彈在戰術上的劣勢,從某種程度上將講,可視做美國在遏制中國方面整體劣勢的具體體現。在中國建國初期,受制於海空力量的局限,中國的海上防禦長期奉行“近海防禦”。具體的實施方式可以概括為“空、潛、快”,即以海軍航空兵(空)、潛艇(潛)與魚雷或導彈快艇為主的水面艦艇(快)為主力,進行“近海防禦”。在這一階段,美國無需針對中國的海空軍力調整自身的兵力配置與裝備的未來發展。但隨著大批現代化大型水面艦艇,尤其是大型國產驅逐艦與航母的入役與出現,中國的防禦態勢逐漸由“近海防禦”向“遠洋攻防”轉變。而且,這一轉變發生的時間點也十分敏感。一方面美國因兩場“反恐戰爭”,自身實力受到極大削弱無力過多顧忌亞太地區。同時,中國已經日益成長為一個世界性國家,龐大的海外利益與強大的綜合國力,使中國不僅有發展全球海軍的現實需要,也有支撐實現這一目標的能力。因此,美國不得不在對華單純對抗與對抗合作並存兩者之間二選一。但無論最終傾向如何,對美國海上霸權的挑戰,無疑都是巨大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