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溫家寶:中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道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6 10:26:20  


溫家寶(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最新一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文章《中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道路》。文章提及中國近幾年在“三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提出建設新農村、城鎮化所面臨的諸多困難。溫家寶總理在文章中著重強調,“三農”工作應始終尊重農民意願,“在農村開展各項工作,不僅要體現多數人的意願,也要充分考慮少數人的特殊情況和合理要求。”文章如下:

  一、充分肯定農業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出台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糧食連年穩定增產,農林牧漁全面發展。我們堅持把加強農業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宏觀調控的重點,及時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糧食產量實現了歷史罕見的“八連增”,2011年達到11424億斤,比2003年增加2810億斤。其他主要農產品全面增產。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穩步提高。生態建設力度明顯加大,森林資源和林業經濟快速增長。

  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們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了連續多年較快增長,預計2011年為6900多元,比2002年增加4400多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速達到7.9%。特別是2010年以來,出現城鄉收入差距縮小的可喜跡象。農民吃穿住用等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過越好。

  農村面貌加快改善,呈現和諧穩定的新氣象。我們堅持把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作為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抓手。持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9年來,全國新建改建了272萬公里的農村公路,解決了3.26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增農村沼氣用戶3000多萬戶,改造農村危房460多萬戶。下決心補齊農村社會事業這個短板,目前免費義務教育惠及1.3億農村學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97%的農民,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蓋5300多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覆蓋60%的縣、7800多萬農民領取了養老金。農村基層組織和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社會治安持續好轉,黨群幹群關係明顯改善。

  黨的十六大以來這些年,是我國農業農村發生歷史性巨變、農民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三農”發展進入又一個“黃金期”。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為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農業農村工作歷盡艱辛,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這些年來,各種自然災害特別是水旱災害頻繁發生,耕地數量不斷減少,農業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生產成本持續攀升,農業國際競爭壓力加大。在這種情況下,農業農村發展能夠保持好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央政策對頭、措施得力。我們確立了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制定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方針,明確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我們提出了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部署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我們積極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鄉利益關係,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把國家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量主要用於農村,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更多地照耀到農村。我們堅持不懈推進農村改革創新,在一些關鍵環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些年,我們集中力量,辦了很多事關農業農村長遠發展的大事、關係農民切身利益的好事,很多具有劃時代和里程碑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