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邵宗海:不迴避兩岸政治定位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9 10:49:12  


  中評社台北1月19日電/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邵宗海今天在旺報撰文說,連任之後,馬英九會追求更有互信,更加和諧以及穩定的兩岸關係,也將以實際行動把台灣推向更廣闊的國際社會。從他過去施政的紀錄以及對兩岸使命之堅持,深信他未來4年的任期,是有意追求更深化的兩岸關係,不排除將現行的兩岸交往制度化。 

  但是,在談到讓台灣開拓更廣的國際空間,也將會同時面臨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戰。 

  爭國際空間易致衝突 

  文章指出,首先,應謹慎處理“把台灣推向更廣闊的國際社會”的這項政策。理論上,台北需要有更多國際組織的參與,是自1971年被排出聯合國之後民眾所期望,也是台灣作為世界上一個經貿大國的責任所在。但是由於與對岸尚存有一些無法解套的矛盾與衝突,因此過去雙方“外交角力”,採行“零和遊戲”。直至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呼籲兩岸能在“國際社會裡和解休兵”,北京的默認下,使得彼此對抗開始溶解,稍後台北得以能派遣前“副總統”連戰代表馬英九出席APEC的高峰會,也得以“中華台北”名義、“觀察員”身分參加WHA,以及最近爭取到“世界大學運動會”的主辦權。兩岸在這方面都有努力。 

  但延伸到“更廣國際空間的開拓”,台北是否會將觸角伸向“以國家為成員”的國際組織,則北京一直憂心。以現有台北能有所突破的國際空間而言,也真的只有往“以國家為成員”的國際組織進軍一途,譬如說世界衛生組織或世界氣象組織。一旦兩岸未能有事先溝通或默契,新一波兩岸外交上的衝突,將構成和諧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 

  其次,需用新的思維來正面應對兩岸政治談判的來臨。不管台北願不願意,或是馬英九多次重申在短期內他不會觸及政治議題的協商,或是他在選前國際記者會上有提到:“看不出下個任期有洽簽和平協議的機會”,但是兩岸政治性談判將很難避免。 

  新思維應對和平協議 

  原因很簡單,最重要是馬自己曾倡議“和平協議”,不能輕率食言;再來就是自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建議兩岸結朿軍事對峙狀態起,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提及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止,中共對台政策的一貫立場,就是要求台北能透過談判,與北京就“1949年以來中國內戰應予結束”的問題進行協商,以求最後達成協議。加上目前兩岸和諧的局面,在馬連任之後,可望達到另一更高境界,北京當然不願錯過這樣的歷史機遇期,希望在馬的第二任期內,就這個問題能夠作個了結。 

  因此,北京今後將不會一直強調“先經後政”順序,台北當然要先有心理準備。 

  其實這個政治議題來臨對台北不會完全不利:一是談判基礎目前已定,是台北可以接受的“九二共識”,另一則是藉此可界定兩岸的“政治定位”,不要再讓台北一直承受有被矮化的假象。其實,要終結1949年的中國內戰問題,勢必要回到當初的二個主體:“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間政治與軍事對峙的解除,對雙方來說,這都沒有任何“主從”的區別。所以,考慮到台北今後尚需考慮在更廣國際空間的開拓,在在需要有一個在兩岸之間的明確“政治定位”,那麼如何在談判中爭取到台灣有尊嚴的“政治定位”,當然是馬團隊可思考的課題。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