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選年尋攻擊目標 奧巴馬挑釁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9 16:22:46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香港明報報道,美國大選年的特色,在於現任或挑戰的一方,都要找出一個目標窮追猛打,顯示自己是一個有所為的總統人選。今年看來,這個目標落在中國頭上的可能很大。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上周的國情咨文五次提到中國,他以極富煽動的言辭來顯示他的改善經濟及就業情況的決心。這些言語內容包括“在中國做生意的代價愈來愈高”、“針對中國的貿易法案幾乎是上屆政府的兩倍”,他並說要設立委員會,專責調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進行不公平貿易行為”。這些狠話以前有些美國總統曾經說過,包括克林頓。但若論到語氣之嚴厲,奧巴馬肯定是20年來之冠。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到了決生死的一年,所有足以轉移焦點的國家都可能被用來當箭靶,幫助政客渡過難關。今天中國面對的情況,80年代日本也曾嘗此滋味,當年美國政府在匯率上壓迫日圓升值,國會議員則用大鐵椎砸破日本汽車,以此表達對日本的巨大對美貿易盈餘的不滿,美國社會稱之為“痛打日本”。美國政客向選民交出工作清單而不是成績表,矢言要做出成績,把這些“以不公平手段取得貿易盈餘”的國家打倒。選民若收下,政治危機又過一關;苦的是日本,《廣場協議》迫使日圓升值,後遺症是到四分之一世紀後的今天,日本經濟仍未能復甦,但美國的出口貿易也未能收複失地,因為日本退下,中國取而代之。

  外交為內政延續 昔批日本今攻華 

  中美貿易由克林頓年代的年年評核最惠國待遇,到今天美國多次把中國告到世界貿易組織,表面原因是美國出口中國貨品的總值,少於中國出口美國貨品的總值,這一差距近年只有拉開的趨勢而不見收縮。美國一貫認為,這是兩個“不公平”原因導致,一是人民幣匯率,二是貿易手段。這兩者必須予以說明,人民幣匯率在過去一段相當長時間都持續升值,要人民幣像美國期待那樣一步到位是不現實亦不合理的做法;其二的貿易手段,90年代吵得震天價響的知識版權,經過雙方努力,今天已不再是主要障礙。反而,中國一直希望從美國採購的貨品,例如民用高科技產品,美國一直以戰略物資角度來處理,不予出口,這種高價值的產品,本來大可縮窄美中貿易差額,可是一直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