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媒:日本現“逆”,中國警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30 00:11:18  


日本東京灣,外貿船只繁忙往來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日本官方1月25日公布,2011年日本貿易收支出現了2492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30億元)的逆差,這是自1980年以來日本首次出現貿易逆差。

  觀點中國文章稱,日本31年來首現巨額貿易逆差不但刺痛著日本國內神經,更令世界瞪大了眼睛:被視為僅遜於美國的世界強國、一向以世界老二居之的日本,為何會遭遇如此境況?分析個中原因,有分析師歸咎於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導致日本東部地區大多數工廠關停,直接影響了汽車以及家電生產業;有認為是泰國大洪水之過。其中,僅本田公司就認為,泰國洪水給本田帶來損失可能是大於日本3.11地震;也有相當部分歸於歐債危機。依筆者之見,日元瘋狂升值則是很重要的原因。

  2010年以來,日元一直急劇升值。至2011年8月19日,日元兌美元匯率最高值撐到76.25日元兌1美元的歷史高位。為上世紀《廣場協議》以後日元又一次大幅度的升值浪潮。日元大幅升值結果導致一個直接的現象是,武田藥品、東芝、王子造紙等著名日企紛紛在海外大型併購,日本製造企業危機已經突現,企業界陷於困局乃至破產的邊緣。

  應該說,對於日元大幅升值帶來的惡果,許多國家早已預見。為遏制日本大地震後對美元急劇升值的勢頭,2011年3月18日,七國集團一度聯手干預了外匯市場。但由於多種原因,日元升值似乎很難遏制。日本經濟事實上處於十分困難乃至危機關頭。

  中國人們關注日本31年來首次出現外貿逆差的問題,其核心是西方經濟界經常鼓噪的人民幣低估論以及與此伴隨的人民幣升值論,中國人稱之為人民幣逼迫論。2011年1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權威機構顯示,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的中國價為1美元兌6.3175元,創下了17年的新高。人民幣升值儘管有著維穩、防止資金外逃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作用,但無疑也給了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帶來十分沉重的負擔和巨大壓力,製造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窄。事實上,近年來人民幣的升值,已使中國相當多的外貿出口企業蒙受損失,不少地方傳出了企業破產關閉的信息。而與之相隨,企業大幅裁員又增加了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可以說,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充分利用匯率就不是那麼簡單。

  問題在於,面對人民幣逼迫論,有一些精英卻十分迎合。理由是,所謂“與國際接軌”。其實,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由於中國的國情不同,發展道路發展基礎不同,中國不可能全盤與世界發達國家接軌,人民幣也不能一味只按照外國人的笛子跳舞。這應是求實之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