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日本經濟雙負增長是生存之道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1 00:15:56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經濟形勢不佳的日本又傳來讓民眾心情低迷的消息。13日,日本內閣府公布2011年四季度GDP初步數據,實際GDP換算成年率下滑2.3%,時隔一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同時公布的日本2011年GDP初步數據顯示,實際GDP比去年下降0.9%,時隔一年出現負增長。多家國際媒體評論說,日本第四季度經濟萎縮幅度超出經濟學家預期,主要歸因於日本出口受到全球需求疲軟和日元升值拖累。

  環球時報文章稱,對於日本經濟的“季度負增長”和“年度負增長”,日本媒體的分析有所不同。日本共同社認為,造成這種“雙負增長”的原因,一是日元升值,二是全球經濟減速,三是泰國洪災,這些導致出口低迷,最終拖累了GDP。但該社認為,隨著災後重建正式展開,日本經濟將逐漸回到增長軌道。《讀賣新聞》認為,這組數字是“日本經濟停滯的證據”。儘管有歐債危機等外因,但也顯示出日本經濟發展依賴出口的脆弱性。與此同時,中國等“新興國家經濟”也在減速,因此,日本經濟未來並不樂觀。《東京新聞》認為,未來日本的出口前景很難預測。儘管美國經濟出現好轉兆頭,但美國已不是日本的第一貿易夥伴。整個亞洲經濟都在減速。《每日新聞》則說,在日本出口衰退背景下,指望通過震後復興來出現“復興特需”並提振經濟的想法不現實,因為日本經濟的主流已是“外向型”經濟。

  在日華人經濟學者、日本拓殖大學政經學部教授朱炎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全年GDP負增長並不奇怪。從地震、海嘯、核電站事故到日元升值、泰國鬧洪水,日本經濟遭受打擊太多。去年3季度日本經濟因企業災後恢復性生產出現較大增幅,但這種災後特需效應在4季度就被日元急速升值及泰國洪水衝得無影無蹤。而日本民眾的消費心理惡化也是原因之一。重視財政重建的野田政權上台後在內政方面頻頻出手,提出增加消費稅稅率、削減養老金額度等政策議題,這都讓日本民眾對未來不安,從而抑制了消費。13日內閣府公布數據也顯示,去年4季度占日本GDP約六成的個人消費僅維持了0.3%的微增長。

  日本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13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這幾年,日本企業沒有革新性產品及經營方式出現,技術出現相對停滯。因此,用技術革新的方式推動日本發展可能性非常小。此外,日本民主黨政權一直在沿用自民黨舊的促進經濟增長模式,如通過一些沒有必要的國家工程促進經濟發展,浪費巨大資金,財政赤字增加,而居民消費下降,也是促成GDP下降的主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