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緬克欽全民皆兵 戰事慘烈難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4 08:41:45  


 
  克欽所有男子上戰場 

  在此輪與克欽獨立軍的衝突中,雖然緬甸政府軍決心巨大,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甚至動用了海軍陸戰隊,但是戰局一直不理想,熟悉克欽山區地形的克欽獨立軍始終堅守著主要地帶不退縮,一些關鍵陣地多次被反覆爭奪。按照獨立軍透露的情況,截至2012年2月,政府軍方面死傷已經達到5000餘人,獨立軍方面死傷為400餘人,另外各個戰爭地區已有一些老百姓出現傷亡,包括數名中國邊民及工程人員。

  克欽軍的形勢同樣不樂觀,克欽獨立軍轄區內的所有男子和不少年輕女性都被武裝到前線戰鬥。許多婦女、兒童和老人被迫四處躲避戰火,甚至淪落為難民。外界估計獨立軍的兵力最多3萬人,與政府軍的50萬人無法相提並論。

  此前歐美等西方國家曾對緬甸政府軍施壓,甚至與克欽獨立軍有了一些聯繫。但隨著緬甸政府與西方改善關係,克欽獨立軍的狀況變得尷尬起來。

  比薩說:“我們需要正式的政治對話,而非簡單的停火談判。我們擔心緬甸政府進行的停火協議談判只是一個姿態,以換取西方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但不承認少數民族政治上的平等權利和自治權利。” 

  “緬甸不僅僅是緬族的國家,由於我們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並且蒙受著許多污蔑,所以我們的意見總是得不到合理反映。”克欽獨立軍的一名軍官說,“雖然緬甸已經產生了新總統,但新政府對我們的態度沒有多少轉變,軍事行動越來越殘酷。” 

  他強調,這樣的意見不僅僅存在於克欽獨立軍,而是許多少數民族武裝的共識,“目前國際勢力的介入只是讓緬甸政府獲益,少數民族武裝的情況卻沒有多少改變,甚至更差”。

  與緬族政府積怨已久 

  克欽獨立軍的歷史可以追述到上世紀初,當時緬北克欽地區處於土司、山官和頭人管理之下。之後,英國殖民者通過持續武力擊敗當地人的反抗,並在1929年完全控制了這些地區,但也保留了當地人一定的自治權力。

  二戰爆發後日本軍隊佔領了全緬甸,盟軍希望動員更多力量與日軍作戰,於是擅長山區活動的101部隊克欽(景頗)突擊隊順應成立,隨美軍參與了許多對日軍的戰鬥行動,至今美軍中仍然保留其部隊番號並有101部隊基金會。

  二戰結束後,被譽為“緬甸聯邦之父”的昂山將軍“身穿克欽服飾來到克欽邦首府密支那,說服了克欽民族一起聯合建立國家”。其後,除克倫族之外的撣族、欽族等其他少數民族也紛紛響應,迫使英國於1947年1月承認緬甸獨立。為了使緬族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成為整體,昂山同年2月12日與少數民族首領們簽訂了著名的“彬龍協議”,隨後在7月被反對派刺殺。

  1948年1月,擁有五個營兵力的101克欽突擊隊轉入了新成立的聯邦國防軍。由於昂山的繼任者沒有兌現“彬龍協議”中尊重少數民族意願的條款,致使矛盾衝突不斷。

  克欽獨立軍的中央委員諾幹說:“在昂山出現前,很多克欽人都不知道有緬族存在,也沒有去過他們的緬族專區,由於克欽的地盤最大,軍事實力最強,緬甸要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必需求得克欽的支持和加入。” 

  1949年,101克欽部隊應吳努總理要求南下打敗了圍攻仰光的克倫族軍隊。隨後,一位名叫羅相的克欽軍官不願再進行國內民族戰爭,隨即帶兵出走緬北,由於克欽族內另有力量阻擋羅相回到克欽邦,其無奈進入中國。羅相數名手下與他分道揚鑣進入了克倫族軍隊中暫避,並於1961年2月建立了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克欽獨立軍,次年回到克欽山區與政府軍對抗。

  由於克欽獨立軍實際控制了克欽山區,並且成立了獨立的“克欽政府組織”和“克欽政黨”,希望謀求克欽獨立。隨後,歷屆緬甸軍政府都對其進行了不懈的圍困與打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