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震濤:兩岸政經隔閡 要靠文化來紐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2 00:42:21  


劉震濤所長認為,兩岸在政治經濟上的隔閡要靠文化來紐合。(中評社記者 梁棟攝)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 梁棟)兩岸簽定ECFA之後,兩岸人民都從中享受到了很多好處。但島內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認為ECFA的好處沒有落到老百姓的頭上,老百姓對此“無感”。而大陸方面也有一些疑惑,認為兩岸經濟的融合沒有帶來兩岸人民在政治理念分歧上的消融。對此,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日前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強調,解決兩岸政治和經濟間的隔閡,要用文化來紐合。 

  劉震濤認為,處理兩岸關係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要始終貫徹。而先經後政中,經和政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兩者之間的銜接要靠文化。文化是一種理念、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體現。現在兩岸之間還存在不少的差異,這些都會影響到兩岸的認同問題。台灣老百姓也不會僅僅因為得到了大陸經濟利益的好處,使兩岸的差異和隔閡一下子消除。這也就意味著,經濟利益和政治認同不會自然而然地銜接。所以,文化交流既是必要的又是緊迫的,通過深入的、持久的文化交流,雙方對差異產生的原因有個深刻的了解和理性的分析,雙方才會有更多的理解,有了理解才會有包容,包容之後就會有諒解,彼此諒解才會建立互信,最後才能達到真正的認同。 

  所以,必須要由文化交流將兩岸人民捆綁在一些。但文化交流不能僅僅為了解決歷史問題,更要重視現實層面的交流。兩岸分隔已久,特別是陳水扁執政時推行“去中國化”,更加劇了兩岸人民之間的隔閡。所以,即使用文化將兩岸的認同建立起來,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不能急於求成。當前應該從建立“九二共識”制度化基礎的角度去理解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重大意義,為兩岸建構一個安全的制度保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