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十年滄海桑田 中國須露鋒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2 00:53:02  


中國如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10年前的這一個月,正當美國躍躍欲試想要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之時,一場為進軍伊拉克預熱的論戰也已然拉開大幕。那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並肩而立,不料一名美國記者將伊拉克政權更迭的問題拋到了江澤民主席跟前。江澤民回答:“你問到了伊拉克,伊拉克問題相對而言離我們很遠。但是我認為,正如我跟布什總統在剛才磋商中清楚談到的一樣,重要的是,和平是最值得珍視的。”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網站刊文指出,這類不置可否的回答其實很好的體現了中國長期以來所秉持的外交政策的核心:不要為那些遙遠的事情而糾纏不清,要將注意力集中到國內的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當中來。中國不支持任何國家“干預他國內政”,同時其它國家也別想干預到中國的內政。

  彼時,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才兩個月,正準備在國際社會扮演一個嶄新的、更值得信賴的角色。中國在那一年,2002年,進口了690萬噸原油。雖然江澤民主席回答那位美國記者的提問時並沒有透露更多的信息,但是寥寥數語延伸開來已經足夠表明北京的立場:對於遠在他鄉的巴格達,中國對於那裡醞釀中的危機並沒有想太多。

  而今天的中國,在類似的事件上,甚至都不能假裝要保持跟以前一樣的立場。一方面,原油進口在這十年間得到了極大地增長,預計將有2660萬噸原油在2012年進口到中國。對國外燃料供應的依賴程度,已經使得中國將自己的命運與世界石油產區的命運綁在了一起,對產油地區以及航路安全的關注,將呈現一種情不自禁的狀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