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應對中國經濟放緩大驚小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9 08:02:55  


一季度中國GDP終於減速了
  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18日載文《不應對中國經濟放緩大驚小怪》,摘要如下:

  從1979到2011年,中國經濟取得了令世人嘆為觀止的9.9%年均增長率。2011年,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量達到7.4萬億美元,這大約是1979年的100倍。中國經濟過去33年的成就,無疑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行最近剛發表了一份題為《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的研究報告。報告稱,由於當下技術水平和經濟結構的限制,從現在到2030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逐漸放緩,接近增長的極限。

  早在2007年,溫家寶總理就已經說中國經濟“不均衡、不協調、不可持續”。2012年3月5日,溫總理最新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增長目標下調到7.5%。這是2004年以來中國第一次將增長目標下調到8%這一標準以下。這樣溫總理已經清楚表明,中國經濟以兩位數字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事實上,關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問題及其潛在的放緩絕不是新聞。經濟增長放緩已經在各種政策綱領得到討論。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這些有關增長的政策問題,已經體現在去年出台的“十二五規劃”(2011-2015)之中。十二五規劃的出台,表明中國的領導集體已經形成共識,即是要將經濟發展方式,從GDP為中心的增長方式轉向一種“包容性”增長。

增長放緩是經濟發展的必然

  綜上所述,中國高增長時代的終結,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從歷史上看,包括日本和四個新興經濟體(韓國、台灣地區、香港地區和新加坡)在內的其他東亞國家,也都經歷了20到30年的高增長時代。隨著這些經濟體的逐漸成熟,經濟增長率也明顯地下降了。雖然中國巨大的經濟規模意味著更多的內部動力以及或許更長的增長周期,但“東亞經驗”毫無疑問是對中國前途的啟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